第671章 不忘初心(第2/3页)

在维克斯堡战役中,有3到4千名市民由于围困造成的饥饿和炮击而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格兰特在1863年7月攻下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关键的城市,从而得以彻底控制了密西西比河流域,进而开始威胁南方的后方地区。

说维克斯堡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并不为过,这也是尤利西斯·格兰特军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尤利西斯·格兰特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继而顺利登上总统宝座,走上人生巅峰,至于南军的罗伯特·李和彭贝尔,他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来只会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才会有人提起他们的名字。

“总统先生,你该知道我有多么喜欢聆听你的过往,真想出生在那个年代,那样我就可以和你并肩作战。”李牧这个马屁拍的尤利西斯·格兰特极为舒心,这倒不全是奉承,不管尤利西斯·格兰特是不是个好总统,作为军人,尤利西斯·格兰特取得的成就需要李牧仰望。

“哈哈哈哈,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你会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就,说不定我们可以提前两年结束战争。”尤利西斯·格兰特哈哈大笑,和李牧互相吹捧。

也不全是吹捧,如果骏马集团诞生于南北战争时期,那么说不定还真的可以加快战争进程,想象那种场景吧,如果当时的北军装备了速射机枪和速射炮,尤利西斯·格兰特要攻下维克斯堡肯定不需要七个月。

“里姆先生,格兰特先生,我们正在讨论的难道不是海地吗?”面对彼此吹捧的两个人,约翰·哈伦实在是很无奈。

“关于海地,没什么要讨论的,你没听到刚才总统先生说的吗?彭贝尔无条件投降,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海地政府要无条件投降,所以别想什么停火、赔偿之类的事了,恐怕你还不知道海地角已经更名为法兰西角了吧——”李牧的回答非常嚣张,同时还令有深意。

关于“无条件投降”,这也是尤利西斯·格兰特提出的概念,南北战争初期,美国国内还弥漫着浓重的欧洲贵族传统,每当战争进行到一个阶段,要有一定时期的停火时间,可以让双方的战士进行休息,也给指挥官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尤利西斯·格兰特打破了这一传统,在进攻亨利要塞和道格拉斯要塞的过程中,尤利西斯·格兰特拒绝了当时南军按战争惯例提出过短时间休战的要求,这也是格兰特第一次在内战中提出了“无条件投降”这个说法,这个名词从此贯穿格兰特之后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在巴哈马公司的雇佣兵占领海地角之后,热雷米·海伍德已经来到海地角,正式宣布竖起海地共和国的复国大旗,同时热雷米·海伍德也确认,更名为法兰西角的海地角,也将会成为海地共和国的首都。

海地现在的首都是太子港,在热雷米·海伍德和巴哈马公司的协议中,太子港是协议的一部分,所以热雷米·海伍德将具有特殊意义的“法兰西角”定为海地共和国的首都,这也是为了淡化和巴哈马公司的交易。

“法兰西角,现在强调这个没什么意义吧,毕竟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我们更应该面对未来。”约翰·哈伦有一张利嘴,或许换个人,就被约翰·哈伦给忽悠了。

李牧明显没有上当,看向约翰·哈伦的目光无比正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的人同时也会被历史遗忘,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就像总统先生说的那样,记住我们最初的目的,不能被眼前些许的胜利迷惑,还有更大的胜利等着我们去争取。”

李牧这是要打到底的架势了,约翰·哈伦不可能改变李牧的想法,于是约翰·哈伦马上告辞,他还要尽快提醒海地政府,最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和巴哈马公司破釜沉舟的准备。

“这样做,会激起海地政府的强烈抵抗,无端带来更多困难,这可不像一个好商人应该做的事。”尤利西斯·格兰特也开始怀疑起李牧的目的。

在尤利西斯·格兰特想来,大概巴哈马公司对海地政府的战争行为,更多是出于立威考虑,李牧的最终目的,可能只是对海地政府的讹诈,最多是金钱多少之分,并不会上升到灭国高度。

所以这种情况下,尤利西斯·格兰特对李牧的建议是适可而止,哪怕尤利西斯·格兰特话里的意思是不忘初心,那也只是为了增加讹诈的筹码,并不是鼓励李牧去颠覆一个国家,这超出了尤利西斯·格兰特对于“商业”的理解。

东西方国家对于扩张的手段其实都差不多,西方国家因为早期本身人口有限,所以在推行扩张的过程中,要不得不借重本地人的势力,实行类似“以夷制夷”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而一旦没有人口隐患,西方人的手段极为残酷,看看美国是怎么对待印第安人的,就知道白人本身有多么的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