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警告射击(第2/3页)

“这不是打不打的过的事,海地毕竟是一个独立国家,我们如果对他们的海军发起攻击,那等于是挑起战争。”麦克·张也不怕海地海军,怕的是无端发起战争这个恶名。

“那又怎么样?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你知道海地的白人曾经遭到黑人的屠杀,这是对上帝的亵渎,对文明世界的羞辱,所以哪怕我们将所有海地人全都扔进大海,我们也有着正义的理由,所以你还在迟疑什么?”昆汀·尼克是政客,上纲上线这一套最擅长。

好吧,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白人就是打着“正义”这个名义,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很多殖民者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火枪,征服一个又一个文明,带着沾满血腥的战利品返回西方,丰富他们口中的“文明世界”,所以“程序正义”这回事,对于所有白人来说都是得心应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以正确的名义行苟且之事,而且还为之沾沾自喜。

“那就干,干掉他们,一定要把兰德尔揪出来正法。”麦克·张终于下定决心。

就在麦克·张下定决心的时候,距离西凯科斯岛160公里的海地角外海,一艘巴哈马公司的武装快艇正在和两艘海地籍武装炮艇对峙。

所谓的“武装炮艇”,就是在商船的基础上加装攻击性武器,使之具备一定的攻击性,虽然武装炮艇具备一定攻击力,但毕竟本质上还是民用船只,所以攻击能力非常弱,和真正的军舰没有可比性。

当然了,即使是武装炮艇,因为年代不同,先进程度也有差异,比如巴哈马公司的武装炮艇上安装的就是纽黑文火炮公司生产的75毫米海军型火炮,这种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和燃烧弹,威力比步兵型火炮大很多。

而海地的武装炮艇上装备的火炮就差多了,虽然口径都差不多大小,但海地武装炮艇上安装的火炮甚至还不能使用一体式炮弹,和75毫米海军型火炮相比,海地武装炮艇上的火炮简直就是上个世纪的产品。

海地角就是那个2000名法国人被屠杀的法兰西角,通过暴乱成功上位的海地人为了淡化那段历史,又或者是为了抹去法国人的殖民痕迹,将法兰西角改名为海地角,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意义。

这里要说明的是,自从黑人推翻白人的统治,海地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从1804年到1876年,海地先后经历了十余次政变,有多达六位总统在政变中丧生,国家也经历了从共和国到王国,再到共和国的历程,海地的现任总统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军人出身,1875年五月暴乱后,皮埃尔流亡到牙买加的金斯敦,几周后返回,皮埃尔被总统米歇尔·多明格任命为军队的指挥官,然后在第二年,皮埃尔就取代米歇尔·多明格成为临时政府的总统。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是时候结束海地的动乱了。

“巴哈马公司?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巴哈马政府成立的公司吗?”看着在一海里外游弋的巴哈马公司武装炮艇,海地号舰长卡斯帕·林塞一头雾水。

卡斯帕·林塞是混血儿,虽然在海地黑人暴乱之初,混血儿和法裔一样遭到屠杀,但之后黑人才发现,如果不借助白人和混血儿,根本无法使海地这个国家正常运行,所以经过最初的混乱后,海地的国家政权还是掌握在白人和混血儿手中,但已经在暴乱中品尝过不劳而获快感的黑人显然是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隔上几年,海地就会发生一次新的财富转移,而大量社会财富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转移中凭空蒸发。

“并不是,这是一家商业公司,听说有浓重的军方背景。”大副彼得·托尼及时为舰长解惑。

这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都在加勒比海海域,巴哈马的事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海地,彼得·托尼恰好比较关注这方面。

“东印度公司?”卡斯帕·林赛一惊,无端脑补出一个臭名昭著的商业帝国。

东印度公司绝对是商业历史上的奇迹,全世界有历史以来,大概也就只有这么一家商业公司跨界跨的如此成功,以至于在很多人心中,东印度公司成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奇迹,很多人所了解到的,只是东印度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在这个缺乏信息的年代,除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没有人能说清楚东印度公司具体的业务。

“并不是,只是一家刚挂牌不久的企业,和东印度公司没有可比性,这家公司以完成客户委托为主业,具体上说,大概和巴拿马公司差不多。”彼得·托尼确实是对巴哈马公司比较了解,李牧早就说过,只要巴拿马公司成功了,那么就一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那也很不得了。”卡斯帕·林赛也听说过巴拿马公司,这要归功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地位,能击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公司的实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