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资本输出(第2/3页)

这事儿吧,实在是不大好说,往小了说,清帝国此举,只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所以才和日本政府达成这次交易。

往大来说就有点不足为外人道也,毕竟骏马集团是一个以华裔为主体的企业,所以骏马集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清帝国潜在的敌人,而日本相对于骏马集团来说只是肘腋之患,所以清帝国此举并不令人意外。

至少对于李牧来说,这是情理之中。

虽然李牧能够理解清政府为什么这么做,但该做的姿态还是一定要有,否则就和李牧的人设不够相符。

至于陈荔秋对李牧的称呼,实际上,这是个很令人发愁的问题,原本按照李木和陈荔秋之间的关系,陈荔秋本不需要如此见外,但考虑到李牧现在的身份,陈荔秋又不能等闲视之,所以“里姆先生”这个习惯意义上的称呼,就成了陈荔秋最好的选择。

“照你这么说,我现在就该给总统先生发封电报,虽然在美国和清国的关系上,我本人并不该说三道四,但考虑到清国政府实际上的对骏马集团的敌意,最起码我应该让总统先生知道我本人对清帝国的态度。”既然陈荔秋不肯面对现实,那李牧也干脆的不再绕弯子。

“这……何至于此,何至于此……”陈荔秋感觉头皮有点发麻,如果李牧揪着一点不放,那陈荔秋还真不好解释。

“怎么不至于如此?虽然我现在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但毕竟我们之间还有几分香火情,所以在此之前,不论是骏马集团和清国政府新的武器供销合同,又或者是技术转让,我本人都持支持态度,现在看来,呵呵……”李牧占了便宜又卖乖,真让陈荔秋有苦说不出。

自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国中央政府和清国地方政府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李牧所谓的合作,安全是指和清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站在清国中央政府的立场上,对这种合作应该是持反对态度。

所以李牧现在的话就比较扯蛋了,明明是在给清帝国培养反对势力,但从李牧嘴里说出来,却成了和清国政府之间的合作,这样陈荔秋实在是有口难言。

“大使先生应该知道,骏马集团几乎是由美籍华裔组成的企业,骏马集团也一直致力于后备力量的培养,未来的骏马附属学校和斯普林菲尔德理工学院,将会为骏马集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些人有可能为骏马集团服务,当然也有可能返回清帝国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我本人对这种事原则上是不加干涉的,所以何去何从,还希望大使先生好自为之……”李牧的话说的有点托大,但考虑到李牧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也并不算过分,如果是换是换成洛克菲勒,说不定会说的更难听。

和美国现在的这些大亨相比,李牧已经算是比较好说话的了,换个人,如果出了这种事情,说不定现在就已经进行全面报复,那对于现在的清国来说,无异于将是灭顶之灾。

清国政府对华人的态度不需要更多赘述,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宁与友邻不予国人,大抵都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清国对于骏马集团的担忧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从上一次纽约独立百年展览会上,李牧对于清国的态度上可以得出结论,李牧本人对于清国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大友好的,所以清国政府非常担心,一旦骏马集团征服了琉球和日本,那么骏马集团接下来会不会将目标放到清帝国身上。

“此事万万不可……李牧你对清国既然还有感情,那么就该知道,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万万不可再起纷争,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切不可因一时好恶,置天下黎民于不顾……”陈荔秋最怕的事终于来了,如果李牧真的要对清国进行资本输出,那陈荔秋将要面对的,就将是近似于“叛国、姿敌”之类的责任,这可是满门抄斩的罪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那倒也未必,有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还请先生为我解惑,现在的清国政府,真的能为我亿万华人带来稳定的幸福生活吗?现在的清国政府,又真的在乎我亿万华人的死活吗?”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李牧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直截了当质问陈荔秋,问题还无比的诛心。

面对李牧的疑问,陈荔秋马上败下阵来,虽然陈荔秋挂在嘴边上的是生是我大清的人,死是我大清的鬼,实际上陈荔秋比谁都清楚清政府对于华人的态度,这个话题在清帝国,就像是李牧和骏马集团在幼童出洋肄业局一样,属于是绝对意义上的禁止禁忌话题,别说不能提,想都不敢想。

谈话进行到这份上,自然也就不欢而散,离开纽约克林顿城堡酒店,在返回总督岛的车上,严顺终止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和这种人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