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各逞计谋(第2/3页)

贼军势大,和他们作战占不了多少便宜,倒不如趁着贼军后退时攻打没有多少贼兵守卫的各府县,这可是轻松获得功劳。

“何先生说的固然有道理,可是却与现在大势不符。”堵胤锡摇头道:“贼军北上为的什么?是要协同江西的贼军主力夹击齐国公大军。齐国公的军队是我大明为数不多的精锐了,若是一旦战败则大明危矣。大明若危,我们便是光复再多的府县又有何用?一旦贼军复来我们又拿什么抵挡?”

堵胤锡的话质问的众人哑口无言,只能接受他出兵尾随攻击张定国的策略。

堵胤锡的战术很明确,便是牵制住张定国这十万军队,不使其威胁九江的明军主力。

不过长沙乃是重镇,不能轻易丢弃,堵胤锡安排了数千新军驻守,自己带领两万多主力往岳阳府城进军。

大军沿着湘江水陆并进,到达湘阴县时停留了下来。再往北便是洞庭湖,而张定国的主力大军便在洞庭湖东北侧的岳阳府城。

然而据探子来报,张定国已经带兵离开了岳阳府城,往武昌方向去了,岳阳城内只留下了两三千军队驻守。

“看来九江战事甚急,张贼定国不得不带兵火速前往,连后路都顾不得了!兵宪大人可带兵速速前往岳阳,攻而占之,断了贼军后路。”幕僚何刚轻松地说道。

张定国带领大军已经前往武昌,自己当然也不能耽搁,不过是攻打岳阳府城,还是绕过岳阳府径直前往武昌继续尾随攻击张定国,堵胤锡很是犹豫。

堵胤锡知道何刚是为自己好,相比尾随张定国来说,攻打只有少数人守卫的岳阳府才最能赚取功劳,毕竟收复失地可是大功!

可是,若是一旦岳阳府久攻不下耽搁了时间,而张定国对后方不管不顾,自己又怎么能够尾随张定国把他牵制在湖广呢?

就在堵胤锡犹豫之时,突然有人从岳阳来到军中,却是岳阳城内士绅送来密信,请求堵胤锡带兵前往岳阳,城内士绅们会发动家丁们响应,帮助官兵里应外合攻下岳阳城。

若是有内应的话,攻下岳阳倒是不需要太多时间。既能立下收复府城功劳,又不用担心后路,还不耽搁尾随张定国军。堵胤锡思考之后,便决定先进攻岳阳府。

贼军残暴,荼毒生灵,大部分士绅们心向朝廷,做出里应外合的举动便在清理之中,而岳阳府这个派人送信的士绅和堵胤锡帐下诸多官员幕僚都是熟人好友,和堵胤锡也很相熟,而从笔迹来看,确实是该士绅本人亲笔所写,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这也是堵胤锡决定出兵的另一个原因。

大军从湘阴乘船顺着鄱阳湖到达岳阳府,比走陆路要顺利很多,张定国大军已经离开了岳阳,堵胤锡用不着隐藏形迹,若是张定国得知明军攻打岳阳便带兵回援,更是正中堵胤锡下怀。

一路大张旗鼓达到岳阳府城水域,大军弃船上岸把岳阳府城团团包围,直到这时依然没有发现张定国军的踪迹,而据探子来报,早在三日前,张定国已经带兵乘船入了长江,往武昌而去。

只是三日的路程,堵胤锡微微点头。尾随追击并不是紧跟着贼军后面,像现在这样有两三日的路程便最好,既断了贼军退路又不会有太大危险,而又使得贼军无法安然前往九江。

贼军便是贼军,不知兵法韬略顾头不顾腚,像现在这样他们即便能够到达九江又能如何?

后方的城池都被自己一路攻占,他们便是到了九江,前有齐国公统领的大军,有九江坚城阻挡,后面被自己断了退路,粮饷补给都没有着落,用不了多少时日,便会不攻自溃!

大军到达岳阳城的当日,城中的士绅又送来书信,约定半夜三更时分,他会带领家丁打开城门,接引大军入城。岳阳城内只有贼军两千,只要城门打开,杀入城去占领整个城池没有任何问题!

堵胤锡遂下令,全军早早休息,单等三更时分便行攻城。

然而下令之后,众将各去布置,不知为何,堵胤锡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好像有极大的危险即将发生,又好像有凶猛的巨兽在远处窥视着自己,让堵胤锡坐立难安。

仔细梳理一下很快要进行的攻城战的前因后果,堵胤锡隐隐发觉让自己不安的地方,那就是一切太过容易。

张定国带着大军离开岳阳城,然后便有城内士绅派人和自己联系请自己攻城,而攻城对自己来说又是最好的战略。

事情咋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可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却是很明显,只不过自己被轻易能攻下岳州的诱惑蒙蔽住了眼睛。

问题就是那岳阳城内的士绅经历过一番抢掠之后,如何能够有能力发动对贼军的袭击,如何有能力里应外合协助自己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