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心态与进京(第2/4页)

他当然不是一个顾头不顾尾的人,想要征伐一个横霸西域的大国,没有万全的准备可不行。

但是他更怕这是一个诱饵,当自己在西域将帖木儿国踩在脚下的时候,大明已经完全被自己的孙子控制。

他还有雄心壮志,不想成为唐高祖李渊,末年只能在深宫养老。

所以他故意借着这件事来试探一下自己孙子的心意。

当朱瞻基反对他现在就出兵,并且对能够监国毫无兴趣的时候,他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有能力,有野心,但是依旧顾全大局,还能不恃宠而骄,尊重他这个爷爷。对这个孙子的表现,他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回到宫中,他就召见了翰林学士杨士奇,让他写下圣旨。“着府军后卫六千人,优先换装火器,拱卫太孙。”

杨士奇洋洋洒洒,不一会儿就写出了一片文采斐然的圣旨,用过了大印,就派了太监去跟朱瞻基传旨。

自年初将府军后卫拨给了太孙,太孙的护卫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两千人,如此仪仗只比朱棣自己稍逊,远超太子的两营护卫六千人。

不过羽林卫虽然已经换装,府军后卫却还一直没有换装,所以这次出征,朱瞻基根本没有带府军后卫。

现在给府军后卫优先换装,也代表着朱棣是有意增强太孙的势力。

等传令太监离去,朱棣才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杨侍郎,太孙斩杀你长子杨稷,心中可有怨恨?”

杨士奇心中一凛,连忙跪下道:“犬子不堪大用,违反军纪,死有余辜。微臣心中虽然痛苦,却也不曾埋怨太孙殿下。日前,微臣已经写信回了老家,命次子杨道奉祖母进京。待他来到京城,微臣将会亲自将他送到幼军,继续拜入太孙殿下门下。”

朱棣点了点头,赞许说道:“此举甚好,你有心了。你如今只剩一子,不过次子名声远超长子,也算是你的福气。诏令,授杨士奇次子杨道将仕郎,入幼军听令。”

将仕郎虽然只是文勋的倒数第二级别,但是也是正九品的勋爵,这样意味着,杨道从今以后就不是民,而是官了。

杨士奇又拜谢道:“微臣叩谢陛下!”

朱棣笑道:“不要埋怨太孙,要是我领军,你那个悖逆的长子也别想活……”

“微臣谨记在心!”

开了一天的会,朱瞻基回到宫中的时候,也觉得疲惫不堪。这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态度,并且还要拿出不同解决方案的心累。

今日东宫显得非常热闹,因为朱高炽要前往北平坐镇,在为他收拾行装。

如今运河竣通,从应天府坐船就能直接抵达北通州。所以朱高炽这次虽然要出远门,也不会很辛苦。

他这次去北平,会带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去见见世面,太子妃张氏却不会跟去。

如今张氏年岁已大,基本不受宠爱,他的后宫里年轻貌美的女子不少,他也不会缺了人照顾。

张氏如今的精力基本都用在了协助昭懿贵妃管理后宫,然后帮朱瞻基管理兴庆宫上面。朱高炽在不在,跟她的影响都不大。

从日本运回来的金银,朱瞻基也不是全部入库,战利品就超过六百万两,三成归军队,这就是差不多两百万两。

朱瞻基身为主帅,怎么算也要拿个二三十万两。他只是留了一些金子,文物,这些银子他一两没要,回来全部给了财政紧张的朱高炽。

朱高炽这些年一直活在朱棣的羽翼下,手里没有进项,光靠俸禄活的比汉王,赵王都不如。

别的不说,他的詹士府养了一大帮文人墨客,每年就把他的俸禄花的七七八八了。还有后宫这些妃子家眷的人情往来,每一家都不能少了礼数,所以从来都没有宽裕过。

要不是这些年太子妃张氏和朱瞻基总是补贴他一些,他恐怕早就破产了。

这次手里有了二十万两银子,他也算是腰杆挺直了,召集了一大批文人,准备到了北平去大干一场。

朱瞻基也懒得干涉他的事,任由喝了点酒的他热情高涨地指点江山,只是在一边迎合。

他虽然大事糊涂,但是胆子太小,不敢越了朱棣给他画的线,闹不出什么大事来。

至于小事,作为一个将近四十岁的太子,他其实比谁都精明,别人也忽悠不了他。

因为要去北平,他心情高兴,脱离朱棣的阴影,酒席还没有吃完,他就有些喝多了。

让两个侍妾伺候了他回房,朱瞻基也准备回自己的兴庆宫。

张氏却叫住了他,有些担心地问道:“你竟然直接杀了杨士奇的儿子?杨士奇如今备受你祖父和父亲看重,此人据说也颇具才华,你就这样杀了他儿子,不怕与你离心离德?”

这个话题是父子俩在酒桌上谈到的,张氏也是刚听说这件事,所以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