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南亚计划(第4/5页)

如今佛教徒在发源地已经生存不下去了,只能向东方转移进入那些穷乡僻壤之地。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朱瞻基不参与进来,佛教在印度的确是被驱逐了,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几百年后,印度几乎已经没有了佛教徒,反而在勃固,南掌,暹罗,真腊等地一直传承了下来。

他也不知道,因为佛教的愚民教义,凡是信仰佛教,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虽然粮食充足,却全都是穷的连一点油水也没有的地方。

只有一个暹罗,还是靠色与情与旅游才好过一些。

朱瞻基是真的对印度有兴趣,因为这个国家的印度教义就是将人分为了几等,这种僵硬的政治体制,是最有利于统治和管理的。

而且这里还是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区域,土地面积广袤,肥沃,物产丰富。

如果将印度大陆变成了殖民地,甚至是国土,那么大明的辐射能力,将会比现在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容易征伐,容易管理,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多了。

相比等着大明去占领的澳洲和南北美洲,这里虽然离得近,诱惑力却又似乎没有那么大了。

不过,这件事朱瞻基决定交给朱棣来做决定,他若是想要攻打帖木儿国,到时候肯定回来一趟南亚大陆,到时候看他的决定了。

他若是想把印度变成殖民地,就派一个朱姓的王爷,甚至是两个来管理都可以。他要是想要印度大陆变成大明国土,朱瞻基也不会反对。

反正现在对朱瞻基来说,让大明人口暴增,然后占领南北美,澳洲更加重要。

朱瞻基最后吩咐他说:“回去以后,将南洋大陆的局势细述成书,呈交皇祖父,想必他会奖赏你的……”

候显眼睛一亮,问道:“难道陛下有意对赛义德王朝动手?”

朱瞻基笑道:“一个小小的赛义德王朝还不值得皇祖父动心,他真正想要对付的是帖木儿国。”

候显大喜道:“多写殿下提醒,内臣回去之后就将今日之言细述成书,呈交陛下。”

临走时,朱瞻基送他了一本《瀛涯胜览》。“此书你回去多看看,就按照这种模式来写策论。”

候显笑道:“此书内臣已经有买,马宗道乃是内臣熟识。”

朱瞻基笑了笑,马欢是郑和舰队的翻译,候显曾经是郑和的副手,他们相识也是应该的。

这本《瀛涯胜览》是马欢在朱瞻基的嘱咐下成书的。该书共计十八篇,记述了郑和舰队所访问过的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剌加、哑鲁、苏门答腊、那孤儿、黎代、喃渤里、锡兰、小葛兰、阿枝、古里、溜山、祖法儿、阿丹、榜葛剌、忽鲁谟斯等十九个国家的疆域、道里、风俗、物产及其国家沿革的大概。

每个国家为一篇,其中因那孤儿很小,所以附于苏门答剌之后。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今最完整,最详细关于南洋各国的介绍,对大明人了解外面的世界,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朱瞻基自己都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段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一会儿,加深自己的印象。

不过可惜的是,这里没有距离大明最近的吕宋和苏禄国的介绍,因为这两个国家跟大明关系密切,可以算是大明国土了。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统率巨型舰队至吕宋,即奉永乐帝诏书委任晋江华侨领袖许柴佬为吕宋总督。

许柴佬统揽该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如今已经有十二年。

在此期间,许柴佬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并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为吕宋社会稳定、经贸发展、文艺繁荣作出卓越贡献。

虽然吕宋岛多瘴气,但是后世的马尼拉以北却是广袤的平原区,如今发展的非常迅速。

苏禄国三位苏丹就是因为目睹吕宋的经济发展,羡慕不已,屡次上书,希望能从大明藩属变成大明子民。

不过这却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因为对这些儒家的大臣们来说,一个不服教化,信仰绿教的小国,是不值得要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后世的菲律宾,如今是跟大明关系最为亲近的地方。福建泉州等地,因为人多地少,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往吕宋讨生活。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迁都北平,大明几乎就放弃了南方,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撤销以后,南洋各国就意识到了大明的虚弱,逐渐不再理会大明,也不承认是大明属国。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就是原本的朱瞻基认识到了放弃交趾的错误,想要弥补。

但是只有舰队,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特别是郑和去世后,舰队从此不再巡航。旧港抚慰司被苏门答腊国侵占以后,大明也没有任何惩治行动,从此南洋各国与大明也就只有名义上的统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