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贝利萨留进军意大利光复那不勒斯和罗(537 A.D.)(第2/2页)

人民的选择对统治者而言是最美好也是最纯洁的头衔,然而这就任何时代而言都是一种偏见。维提吉斯急着赶回拉文纳,要从不怎么情愿的阿马拉桑夏女儿手中,攫取一些可掩人耳目的继承权利。全民大会立刻召开,新登基的国君要缓和蛮族急躁的气焰,只能采取有损荣誉的措施,前任国王的过失,如今反而变成了审慎明智而且确有必要的行为。哥特人决定胜利的敌军一旦现身就马上撤退,力求拖延到明年春天再发起攻势。同时,他们召回已经分散的兵力,放弃在遥远地区的所有权,甚至将罗马城的存亡寄望于当地居民的忠诚。莱德里斯是一位年长的武士,率领4000名士兵留在罗马,这支实力微薄的守备部队没能力反抗罗马人的意愿,只能用热情支持他们的行动。罗马居民的内心深处,在刹那间激起宗教和爱国的汹涌狂涛,他们愤怒地宣布,使徒的宝座不再为阿里乌斯教派的胜利或宽容所亵渎,恺撒的墓地不能再遭受北方蛮子的践踏。然而他们并没有再深入地考量,意大利将会沦落为君士坦丁堡的行省;只是一厢情愿地高呼,要恢复罗马帝国,进入自由和繁荣的新时代。一个由教皇和教士、元老院和人民组成的代表团,邀请查士丁尼的部将接受他们发自内心的忠诚,为了接待他的驾临,这座城市已经敞开大门。

等到在新征服的那不勒斯和库米完成防务,贝利萨留立即开拔来到20英里外的武尔图努斯河岸,注视着昔日繁华付诸流水的卡普阿,在拉丁大道和阿庇安大道的交会处暂时停驻。罗马监察官的工程在历尽9个世纪的风霜侵蚀和不断使用后,仍能保持原来的优美景象,在巨大而平整的基石上面找不到一道裂缝,这条实用而稍嫌狭窄的道路,竟能铺砌得如此坚固。不过,贝利萨留选择了拉丁大道,距离海岸和沼泽较远,可以避开这个地区。他沿着高山的山脚前进了120英里,依然不见敌人的踪迹。当他通过阿辛纳里亚门(公元536年12月10日),守备部队在未经抵抗的情况下离开,沿着弗拉米尼亚大道向北撤走。罗马城在受到60年的奴役以后,终于从蛮族枷锁中解救出来。只有莱德里斯基于自负或不满的心理,拒绝临阵脱逃,哥特人酋长成为获胜的战利品,连同罗马城的一把钥匙,被送到查士丁尼皇帝的宝座前面。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