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老院对抗马克西明赢得胜利(237—238 A.D.)

戈尔狄安父子的不幸下场,使罗马受到突如其来的恐怖打击。元老院在协和殿召开会议,假装处理日常事务,大家的心情都极为焦虑,好像不敢面对自己和国家的危险。一时之间,冷漠和惊愕笼罩整个会场,直到一位与图拉真同名同族的议员,惊醒了同僚麻木的心灵。他非常诚挚地告诉大家。如果再拖拖拉拉不做决断,那就没有时间来建立元老院的武装力量了。马克西明的天性乖戾而且怒气填膺,正率领帝国的军队向着意大利前进。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若不是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是因反叛失败被制服后受到拷打屈辱而亡。他继续往下说:

我们已经失去两位杰出的皇帝,除非我们自暴自弃,共和国并未随着戈尔狄安的灭亡而丧失希望,很多议员无论在德行还是才干上,都可以担起帝国的重责大任。让我们再选两位皇帝,一位进行战争对抗人民的公敌,另一位坐镇罗马指导文官政府。我非常乐意冒着令人嫉妒的危险来提名,请大家投票支持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各位议员们,请支持我的提名。如不赞同,为了有利于帝国,请另选高明。

大家的忧虑制止了嫉妒的窃窃私语,候选人的功勋也获得一致承认,元老院大厅响起一片欢呼:“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皇帝万岁!愿元老院的裁决赐福于你们,愿你们的施政赐福于整个共和国!”[372]

新皇帝的德行和声誉证明罗马人的前途大有希望,各自的才能都适合所负责的和平与战争部门,相互之间没有猜忌也无须竞争。巴尔比努斯是位广受钦佩的演说家、名声卓著的诗人和聪明睿智的行政官员,以廉洁公正治理帝国所有的内部行省,博得大家一致的好评。他出身贵族[373],家道富裕,行为举止非常慷慨大方而且和蔼可亲,虽然喜欢享受但不会损害到个人的尊严,也不会因安逸而丧失处理事务的能力。马克西穆斯为人比较粗鲁,凭着个人的勇气和才干,以平民出身而能跃升军国要职,战胜日耳曼人和萨尔马提亚人。他在担任郡守时生活严肃规律,执法大公无私,赢得人民的尊敬,但是相较之下,人民更爱戴和蔼的巴尔比努斯。这两位同僚都当过执政官(巴尔比努斯两度荣任此职),列名元老院20名将领之内,一位是60岁,而另一位是74岁,[374]在年龄和阅历上都已达成熟圆通之境。

元老院同等授予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执政官和护民官的权力、国父的头衔以及最高祭司的职掌之后,他们便登上卡皮托神庙向罗马的保护神致敬,[375]庄严的祭祀仪式被人民的骚动所干扰。毫无纪律的群众不爱刚直严肃的马克西穆斯,也不怕温和仁慈的巴尔比努斯,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把整个神庙团团围住。他们固执地喊叫,意图维护与生俱来选举君王的权利,提出的要求倒是比较温和,那就是除了元老院选出的两位皇帝以外,还要从戈尔狄安家族中增加一位,以感激为共和国殉难的两位皇帝。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率领卫士和骑兵,企图从骚动的人群中开出一条通路,武装着棍棒和石块的群众又将他们赶回卡皮托神庙。不论结果如何,最好还是让步,否则就会两败俱伤。一个年仅13岁的男孩,他是老戈尔狄安的孙子,也是小戈尔狄安的侄儿,在民众的注视下,公开获得恺撒的装饰和头衔,一场骚动在相互忍让之下终于平息。这两位皇帝在罗马很平静地得到大家的承认,准备对抗公敌保卫意大利。

罗马和阿非利加的起义相继发生,快速得令人简直难以置信,马克西明心中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据说他听到戈尔狄安举兵的消息,以及元老院发布惩处的敕令,已经不是像常人那样发脾气,根本就是野兽在大声咆哮。他对遥远的元老院无可奈何,就在他的儿子、朋友和旁边这些人的身上发泄。戈尔狄安去世的消息固然令他放心不少,接着得知元老院下定决心,放弃所有宽恕和调解的希望,并且推举两位在功勋上为他所深悉的皇帝,这时唯一能令马克西明平息内心的事,就是大起刀兵来报仇雪恨。亚历山大抽调帝国各地的军团,集结在此处形成战力强大的部队。征讨日耳曼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三场战役获得胜利,使得他们的声誉蒸蒸日上,证实了他们军纪的严明,同时通过在蛮族中挑选年轻精英的方式,来补充军团的人数。马克西明将其一生献身于军旅,为秉持史实的公正,对这样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人和才能卓越的将领,也不可一味抹杀其所建立的功勋。

唯其如此,我们料想有此种性格的皇帝,绝不容许叛变因拖延时日而做大,必定立即从多瑙河发兵,迅速进军台伯河。他的常胜军为元老院的蔑视所激怒,急于夺取意大利的战利品,意欲以烈火燎原之势轻易打胜这场有利可图的征战。就我们相信的那个时代并不翔实的编年史[376]显示,有几次对外的战争正在进行,使得回师意大利的行动拖延到第二年的春天。从马克西明审慎的举止和作为,可以得知其传闻的蛮横个性和形象,是政敌书于笔墨的诽谤之辞。虽然他心情急躁但还是保持着很理智的考量,而且这个蛮子有着苏拉一般的气度,在制服罗马的仇敌之前不允许自己报私仇。[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