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周皇后的心思(第2/3页)

……

过了好一会后,王德乐和宋时归都走出了衙门,两人相视而笑,其中宋时归先说道:“看那样子,以后可是会在全国各地都铺开的,呵呵,真要这样的话,还真是方便了。特别是对那些大商人就更甚了!”

王德乐也是点头,有点感慨地说道:“谁要是闭门读书个几年,而后再走出门来的,怕是不认得这是大明了吧!”

有过一份体验,他们两人对这即时通讯衙门都是深信不疑,不但因为这是官府衙门,而且看那布局,也不可能骗人。

在衙门外围观的人看到他们出来,纷纷围上来问东问西,或者是心情不错,或者是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德乐还颇有耐心地解释了一番,并为及时通讯衙门说了不少类似保证的话。

这一下,终于有人也忍不住进去,也想着尝试一下了。

不过,就年前这几天,进去真正尝试的人,终归是不多。但是,这即时通讯衙门的事,却是在京师传开了。

终于,过年了。

大年三十,过了这一夜,就告别了崇祯七年,要进入崇祯八年了。

过去的一年,在原本的历史上,陕西、山西又是大旱,赤地千里,民大饥。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虽然同样是小冰河时期,虽然同样发生了大旱,可灾民却分流去了河套平原。又得益于高产作物,特别是土豆的产量开始增加,这个大旱,基本上对大明就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真要说有,那也是归化城治下又多了汉人的人口而已。

过去的一年,在原本的历史上,流贼已经肆虐中原,关外建虏征服草原,顺道再突入关内,兵围宣府,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再次震动。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流贼中的那些首领,早已投降朝廷,并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其首脑人物之一的李自成,甚至还娶了个卫拉特蒙古的公主回来当媳妇。而关外的建虏,早已灰飞烟灭,只有残余建虏逃到了倭国,才苟全性命而已。

……

随着成就值消耗地越来越多,崇祯皇帝对后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他想着这一切,心中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如今的大明,有朕在,谁与争锋!

西夷?呵呵,等着吧,朕必将大明的国旗都插去欧洲!不但欧洲,还有其他洲,反正朕还能活很多年,插满全球是肯定的了!

想了半天,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发现宫里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看着自己,他不由得一笑,大声宣布道:“赏!”

随着他这一声开口,宫里面顿时又沸腾了。

随着大明一年比一年强盛,宫里也一年比一年富裕。这大年三十的赏赐,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不管是太监,还是内侍,全都得了一份大大地赏赐,而且也是一年比一年重。

反正从去年开始,宫里面代代相传的赏赐,哪怕从太祖时候算起,也没有一位皇帝能比得上当今皇上大方。平时日,不少宫女内侍都在私下里讨论,都说自己撞到了好时候,遇到了一位能体恤下情的圣明天子!

又是一个大年三十,崇祯皇帝一如以前,玩了几手之后,便躺在躺椅上,在这有火龙烧着的宫殿内,看着自己的妃子在斗地主的斗地主,搓麻将的搓麻将,还有三国杀,剪刀石头布等等,自己则想着明年的计划。

摆在自己的面前,首先一个就是要赚取成就值,要够买断拍照片的成就值才行。虽然这段时间内自己多次出宫微服收割成就值,可还是有限的很。必须要开大型集会那种,才能大量收割成就值!

有了成就值,人口统计就必须要尽快开始了,这是统治的基础。

全国的童校,还要再大力推广,争取做到除新设省份之外,其他省份都要有,且免费两年学制。光是用服舍违式的钱,局限性太大,照顾不到欠发达城镇,这就需要国库来出钱了。

这过去的一年,除了原本预想的税收来钱之外,云南那边的商税已经开始贡献了。由闵洪学阁老坐镇,加上唐国已经稳定,大量商品的流通,商税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两,且来年应该更多。另外三个藩国这边,如果按照唐国这边来算的话,等明年稳定了,也差不多会有这个数。甚至福国因为可以利用船运,货物的吞吐量更大,商税说不定能更多。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有点遗憾。虽然消息的传播,因为有了聊天群的存在,变得快捷无比。可实际交通情况,却还是相当落后,对于大明经济的发展,还是严重拖了后腿啊!来年,得重点关注交通部这边才行!

科学技术知识这块,已经在童校、县学,甚至连国子监都有了。当然了,除了童校强制要学之外,如今的县学和国子监其实还类似后世的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