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朝中有严嵩(第2/3页)

总的来说,这阮福源和葡萄牙人的联军,比土司的军队要厉害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练兵顺序,最终各路明军就是要拿这支联军来练手的。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又听到“叮”地一声,系统提示,一条私聊过来了。

他点开一看,发现是郑芝龙那边发过来的。同样是个好消息,郑芝龙禀告说他在凌晨时分发动突袭,用纵火船把阮福源的水师烧毁在红河口,彻底断了阮氏军队的海上退路。

崇祯皇帝看了,不由得笑了,这海上打仗的本事,估计李芝奇也不是郑芝龙的对手。这郑芝龙,干得不错!自己给他配备了聊天群中的厂卫,让他能掌握对手情况,这捷报是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临近年关,征辽大军马上回到京师,让内阁牵头准备的阅兵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对六部这边,也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今年能过个好年了啊!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心情很是不错,便开始翻翻公众聊天区内的聊天记录,就当闲着无聊随便看看了。

谁知,他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注意几个江南士人的聊天记录了。

“今天潘大员外的庄园有聚会,周阁老和西铭先生都在,可不能错过了啊!”

“是那大盐商潘儒的那处百花园么?听说他为了保留这次庄园可是大出血了!”

“谁说不是!不过人家有的是钱,不在乎这些。本公子也收到了邀请,得走了,听说西铭先生可是有新作啊,不去听听就可以了。”

“呀,我离得远,赶不过去了,有周阁老和西铭先生在,搞不好都能切磋出新一篇《五人墓碑记》呢!没法过去真是太可惜了!”

“……”

崇祯皇帝早已经注意从江南慢慢遍及全国的复社,复社首领张溥,自然也在他这边挂了号的。之前的时候,因为在南浔镇动手太早,或者说张溥离得远,没有赶过去卖他的文章,让他逃过了一劫。如今在大盐商那里,有要写类似《五人墓碑记》这样的东西,崇祯皇帝就不乐意了!

还有那个周延儒,让他去纠正江南士林风气,结果倒好,和张溥混到了一起去,还在大盐商家里。大盐商有钱,张溥等人有才,周延儒有官府背景,他们聚在一起,难不成要搞什么事情不成?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稍微想了下,便点了东厂提督王承恩的图标,私聊他,把情况大概说了一遍,让王承恩的手下去探听具体的情况。

如今聊天群内的成员数已经快有四百五十多人了,从中很是选出了一些人,经过核查背景之后,由崇祯皇帝批准,吸收进入了东厂和锦衣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南方的各路明军中,才都有聊天群成员随行。而东厂这边的番役,也在全国各大城市,各种行业里开始铺开布局。

崇祯皇帝记得清楚,这个潘儒所在的扬州,就有东厂番役在。不是紧急情况,他不直接给番役下令,而是由王承恩这个东厂提督去负责这事。

吩咐完了这个事情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盐商头上。服舍违式的律法,其实还做不到像后世那样的个人所得税。毕竟盐商一年到底赚多少钱这个,是没法知道的。如今的这些盐商,特别是大盐商,肯定是很有钱。如今的他们,只是花了一笔额外的钱,就继续享受他们以前的生活。大量的钱财,肯定被他们藏在地窖里。对于这个,服舍违式的律法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其实,哪怕在后世,对于一些大商人的收入,也做不到一清二楚,做不到每笔收入都要收税。不说合理避税,光是逃税这个,都时不时能听到一些。

如今这些大盐商,崇祯皇帝早已通过厂卫,以及后世一些资料获悉,他们利用贿赂盐场的官员,优先兑换盐引,又或者在官盐中参杂私盐,从官府和百姓身上大大赚钱。目前整个盐政的体系都存在诸多漏洞,以至于百姓用盐的成本非常之高。官盐价格的居高不下,也导致私盐贩子横行,不管怎么禁,怎么杀都杜绝不了。

“呵呵,你们且先等着,朕过年立威之时,再宣布釜底抽薪之策,看你们还能不能享受民脂民膏!”崇祯皇帝心中冷笑地想着。

如今的他,完全可以不用掀桌子的方法来敛财。比如对付这些盐商,几百年来,他们用于敛财的手段,伴随着盐政也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甚至他们当中的违法手段已经是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如果强行改变这种潜规则的话,必然会引来剧烈的反弹。毕竟盐商不只是盐商,他们的背后,有地方和朝廷的官员,这古代的商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商人!

对于官商勾结又存在几百年的这种情况,简单粗暴的掀桌子,只是最后的手段而已。如果崇祯皇帝敢直接下手的话,搞不好首当其冲要受到损失的就是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