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沙普之乱(第2/3页)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后,崇祯皇帝便通过聊天群,大致明白了安南那边的情况。

其实,之前的时候,安南的南北两方势力一直有打仗,就在自己御驾亲征辽东之前,安南那边就打了一场打仗,北方郑氏大败,后来紧接着南边阮氏在休整了一小段时间后,便开始大规模反攻报复,如今,正打得激烈着。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南边的阮氏似乎得到了佛郎机人的鼎力相助,战局相当有利。

崇祯皇帝没想到,葡萄牙人竟然这么积极地插手安南之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内情?他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便也没有再想,而是联系到了自己的布置,忽然心中一动,顿时喜上眉梢,福王世子也刚好回来了,正好可以有机会着手福王分封之事了。

这么想着,他也没有立刻回复闵洪学,退出了聊天群想好好地想一想,这时候,他才发现温体仁已经在底下候着了。

于是,温体仁便悲剧了。这一次,他又没有提及盐政的机会,崇祯皇帝便先开口,把普名声叛乱的事情说了下。

任何时候,叛乱都是大事,温体仁一听,不得不放下盐政的事情,回奏崇祯皇帝道:“陛下,如今辽东已经平定,微臣以为,我大明已有余力彻底解决西南土司问题!”

他这话,让崇祯皇帝稍微一愣,他没想到,温体仁竟然会这样回答,难道他之前早有考虑过?

这么想着,他便集中了精神,继续听着温体仁讲解道:“西南土司之乱,虽有朱总督领兵镇压了,可持续了这么多年,对西南的破坏可想而知。之前时候,朝廷对土司之乱,其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多采取以土司制土司之策。可如此一来,既有土司互耗之好处,也有壮大土司之可能。老臣以为,这普名声肯定是从中壮大了不少实力,手握领地的军政财权,野心滋长所致!”

看到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温体仁便继续奏道:“因此,老臣以为,以夷制夷,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朝廷已有能力,当发天兵镇压之,以彰天威!”

崇祯皇帝感觉很有道理,同时也有点好奇,便问道:“温卿对此早有谋虑?”

“西南土司,颇耗朝廷精力,因此老臣不得不加以关注!”温体仁听了,立刻承认道。

确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最终灭亡,没有挺过天灾,最终是有三大吸血祸害。

第一是辽东建虏,这是最大的祸害,自不用多说。

第二,赈灾不利,流贼肆虐,破坏了中原的经济基础,也是一个天大的祸害。

而第三,就是西南土司之乱,从天启元年的奢安之乱开始,一直到沙普之乱,把整个大明的西南搅成了一团烂泥,使得这边的财力和军力,压根就抽调不出去用于镇压流贼之乱和辽东虏变。

也就是说,大明从东北到中原,再到西南,全都在打仗。三面开战,这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就算大明再强大,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当然了,正是因为不够强大,这几处地方才不能马上平定,由此恶性循环,最终吸干了大明的血。

此时的崇祯皇帝,在听了温体仁的回答之后,很是赞同地点点头道:“不错,以前朕没有余力操心西南土司,如今确实该理一理,西南的土司之策,也该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土司就是土皇帝,虽然朝廷也有手段制约,可毕竟有限。领地内的军政财权,都是土司自己掌控的。即为大明国土,有如何能忍受国中之国!

不过土司制度,终归是从大明开国以来,就延续了元时候的政策,要想立刻改变,也不现实。因此,崇祯皇帝便对温体仁说道:“此事,须从长计议,温卿且先计划着,把对策写于奏章给朕过目。”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道:“至于此次的普名声之乱,朕决定调朱燮元过去,连带着安南和福王封建之事,一并解决之!”

这个打算,和之前的计划有所出入。原本崇祯皇帝是想调朱燮元去广西,再图谋安南的。没想到云南南部的土司造反,他就改了主意,准备调朱燮元过去,总督广西和云南南部军务。

而闵洪学,则继续负责唐国这边的事情。毕竟唐王还没有能力真得能凭他自己就在洞吾站稳脚跟,稳定局势不被洞吾残余势力反扑。唐王封建洞吾这个事情,是千里马的马骨,绝对不能有意外的。否则的话,这边才开始继续藩王海外封建,那边唐王就被反扑没了,那必然就会影响其他藩王的海外就藩了。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打算,在仔细地解释之后,温体仁当即附议,甚至建议福王那边也该动手了。这样一来,朱燮元调兵镇压普名声之乱的军费,都可以落到福王身上去。因为按照皇上的计划,这镇压普名声和征服安南,改为福国是得一起解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