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将军百战死,朕呢?(第2/3页)

高大汉子则留在了最后,对徐霞客吩咐道:“明日起早一点,我会来接你的。”

说完之后,也没有问地址,便在最后两名同伴的陪同下,大步离去。

看到他们都走了之后,徐霞客的那同伴忍不住就嘀咕道:“这都是什么人?好大的排场!出来吃个饭,都带了这么多随从!”

和他之前有过矛盾的那食客,想必也是个话痨,此时有同仇敌忾之心,忍不住讽刺道:“就是,好大的排场,要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微服私访呢……”

他一说到这里,忽然声音就断了,好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后面的话一下说不出来了。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忽然,一名食客激动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刚才那年轻人,不就是咱们的皇上嘛!”

“我说怎么这么熟悉,你怎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上次在忠烈堂前,我就远远地看到过皇上。你说得对,这位年轻人肯定是我们皇上!”另外一名食客跟着激动地站了起来。

刚才卡壳的那人,此时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道:“我也想起来了,那个高大汉子,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

皇帝微服私访的事情,对于京师百姓来说,也有耳闻。不过如今他们亲眼所见,顿时都激动了。这让徐霞客也听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他更是没想到,这位年轻人竟然是当今皇上。这也就是说,他的东家是皇上!

之前自己还奇怪了,不知道是哪个府上会去收集山川资料?如果是皇上,那就一点不奇怪了!还有,刚才他们人都走了,却没问自己住在哪里?敢情那高大汉子是锦衣卫指挥使,如此一来,就很正常了,自己就是住得再偏僻,他也能找得到自己,没必要多此一举来问自己。

想想刚才在皇上面前说,要是那些山川资料过于简陋就不干的话,徐霞客就不由得摇了摇头。皇上既然有志于整理大明江山的山川地理,那些资料又岂会过于简单,一道旨意下去,地方官府必会按要求做事。

他在那发呆想着,其他食客则慢慢地过了最初激动之后,就纷纷向徐霞客道喜。

吃个饭,就被皇上看中了,这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平步青云,不外如是!

而酒楼东家也赶了过来,满脸激动地听小二说清楚了情况后,立刻吩咐,皇上坐过的一桌,不能再坐人,那一桌要红布盖上,写上大字:皇上御用之桌。

崇祯皇帝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给那酒楼的影响竟然那么大。在亲自感觉到京师的舆论,都在自己的想法之内后,他便放心了。自己挖的那个坑,没人能发现!

时间过去的很快,眨眼间便到了御驾亲征之日。

京师百姓也都知道,天还没亮,就赶去奉天门广场,就想着瞧瞧皇帝御驾亲征的盛况。

这一日,崇祯皇帝在祭告太庙之后,又来到了忠烈堂前,这里集结了出征的军队。估计有皇帝御驾出征一来,随驾军队中规模最少的一次。

新军大概三千人,由茅元仪统领,锦衣卫和御马监大概有一千人;武将勋贵的家丁队伍大概有两千人,一共也就是六千人而已。有些不明底细的百姓见了,不由得都是诧异之极,这可是去收复辽东的,怎么就这么少的人,皇上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当然了,他们低声叹出口之后,自然有热心的京师百姓会给他们解答。不过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去注意百姓们的举动,他来到忠烈堂前后,就在观察着这些要出征的军队。

三个方阵,按各自所属站立。崇祯皇帝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些军队的区别。新军三千,都是燧发枪和火炮部队。这三千兵卒,虽然可能不是最强壮的,可却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笔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且方阵的前后左右,全都整整齐齐,犹如用线量过一般。

锦衣卫和御马监的一千人马,同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每个人的表情不一,只要仔细看去,多少总有些差别。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并不是一个整体。

有关这点,在那武将勋贵的军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这个方阵的军卒,看上去一个个远比新军要强壮,甚至都能比得上锦衣卫和御马监的人马了。可他们站在那里,崇祯皇帝眼角扫过去的时候,明显能发现有个别人可能是因为起得早的原因,还不时有人会打下哈欠。而且他们或者是从来没有站过如此长的时间,虽然不敢乱动,可身子总有扭动一下,或者快速地挠痒之类。

对这三个方阵,崇祯皇帝都看在眼里,想起之前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的奏报,说从斧头帮那得到的消息,这些天来,那些武将勋贵临时重金招了不少江湖好汉,看来为了能在这次的战事中蹭功劳,也算是下足血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