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满清壮大之迹象(第2/3页)

于是,在一六三七年的时候,九州爆发了规模很大的岛原之乱。天主教徒的军队有三万左右,德川幕府连续两次镇压失败,后来出动了十多万军队才镇压了这次岛原之乱。

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满清染指倭国,丰臣国松开始复国之战,岛原之乱的天主教徒军队,得以提前出现并还和丰臣国松形成了结盟的关系。而原本历史上德川幕府差不多要形成闭关锁国之策的事情,也因为九州岛的战事而往后拖延。如今的倭国,又再次进入了战乱时代。

崇祯皇帝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便皱了眉头。有一点,他是不想看到的,就是满清和西夷勾结在一起。可如今在倭国,满清和西夷已经在同一战壕。那些天主教徒军队中的西夷,要是看到满清的强大,从而大力支持换取满清信奉天主教,那样很可能会给自己消灭满清带来很大的阻力。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明白驱虎吞狼之策,不是那么容易玩的。一个不好,虽然没了狼,可却壮大了虎,这接下来的打虎就会麻烦多了。

这么想着,他便问梁振道:“德川幕府的实力如何?对于九州岛的战事,可有什么消息流传?”

梁振见了这个问题稍微一愣,不过随后明白过来皇上想知道什么,便马上回复道:“回陛下,德川幕府的实力不容小觑,九州大战虽败,却不伤根本,如今又在调集新的大名,准备再次出征九州岛。至少在江户这边,大部分人都没觉得丰臣国松能翻盘的。只是有一种担心,怕满清再增加兵力去帮丰臣国松,因此,德川幕府已决定派出水师,前往朝鲜海峡巡查,断绝满清增援丰臣国松的可能性。”

看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心中同意,要是满清持续增兵倭国的话,德川幕府的麻烦才大了。不过朝鲜海峡很大,德川幕府的水师又没有了九州落脚点,想要完全隔断朝鲜和九州岛的联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说满清增援的事情,光是满清想要从九州获取粮食等物资,就必然会使九州岛内的满清将领要求打通朝鲜海峡这条通道。

目前来说,自己了解倭国的情报会落后不少,且没法掌握核心机密。毕竟梁振只是待在江户打听消息,虽然有郑芝龙留下的渠道,可能打听到的消息也实在有限。看来,倭国这边的情况,还是得重视,得预判才行了。

这么想着,他正要联系辽东那边,商谈有关倭国事宜时,好久没有说过话的吴达济忽然发过来一条私聊道:“陛下,微臣已经回到汉城,一路上发现,满清在大力种田。特别是在汉城附近,水利设施都比以前好了不少,奴酋多尔衮责令官员各自具体负责一片农田,甚至隔一段时间会亲自巡查一次,对不尽力的官员给予严惩,而那些尽心尽力地官员,则立刻给予嘉奖。据微臣估计,今年粮食收获之后,满清,至少朝鲜境内的这些满清,将不愁粮食了。”

崇祯皇帝看得心中一惊,一直以来,他有点缺少对朝鲜多尔衮那边的掌控,他的重心,是在辽东满清这边。虽然他已有估计,可还是没想到,多尔衮竟然会如此重视农业。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不管是辽东还是朝鲜,所有的满清占据地方都受粮食影响,严重制约了满清的实力。稍微有点见识的奴酋,肯定会认真解决粮食问题的。

不止朝鲜那边,辽东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沈阳以北,满清去年开垦出来的粮田,今年又在种粮,没有了科尔沁族作为内应搞破坏,大明要想派军队绕过辽阳、沈阳等地去搞破坏,已经不现实了。

想着这刚收到的几条信息,崇祯皇帝感觉,解决辽东满清的时间得要提前,否则朝鲜的粮食一旦收获的话,会给大明带来一些麻烦的。

这么想着,他立刻召开大明联席会议,把孙承宗,卢象升,曹变蛟,曹化淳,温体仁,刘兴祚,洪承畴等代理人或者本人都拉进了临时群中,把最新的情报做了通告,最后说道:“诸卿有何想法?”

“陛下,曹师将请命,愿领新军攻克辽阳,打下沈阳,灭了满清便是。”高应元代表曹变蛟第一个回应道。

魏木兰则几乎在同时说道:“卢中丞以为,辽东满清已经虚弱不堪,该是收复辽东的时候了。朝鲜那边,皮岛要重新利用起来,水师不停出击,骚扰朝鲜境内的满清,破坏那些粮田。”

第一时间回复的只有他们两人,其他人没有说话,崇祯皇帝见了,便问刘王氏道:“孙卿这边,物资储备得如何了?”

辽东战场,军事主要由卢象升总领,而后勤则归孙承宗统一调度。他们两人,一个在前线,一个在后方宁锦一线。当然了,此时的辽东物资,囤积在宁锦一线已经太远,都已经通过海运,直接运去盖州囤积,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运到了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