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洞吾大战将起(第2/3页)

这一次,朱聿键大了胆子,开门见山地说道:“阁老,孤看这支军队,已经足以打败洞吾之军了。孤看是时候,发兵攻打洞吾了吧?”

一听这话,闵洪学沉吟了一下,而后认真地说道:“殿下,洞吾虽为蛮夷小国,可实力却不能忽视。最好是准备妥当了,再一举而定为好!殿下还有田地没有拍卖,钱粮方面,应该是足够消耗的吧?”

“不是钱的问题!”朱聿键一听,当即摇头,而后又再次强调道,“孤是觉得如今这支军队,再辅以各路土司之军,打败洞吾已没有问题。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准备下去呢?”

说到这里,他怕闵洪学不同意,就又立刻解释道:“我们前期对洞吾的刺探,各地的地形地势,洞吾军队的布防等等情况,也都有了解了。有强军在手,地形又熟悉,加上讨伐不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其实皆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只要打起来,我军必胜!”

唐王说得这些,也确实是实情。得益于从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要攻下洞吾。因此事先派出的细作,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源源不断地传递回来。对于洞吾国内的情况,这边不说了解得彻底,至少基本情况都已经掌握了。

闵洪学也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说得有些道理,可他还是摇头说道:“殿下,皇上有旨,特意把燧发枪那些最新的军国重器调拨过来,先行装备殿下的军队。如今燧发枪还未到,更是没有训练,这些都还需要时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如今朝廷正在推行卫所军制革新,还涉及到了都察院的改制。这是国朝大政,是重中之重。云南虽然远离京师,可这事必须立刻准备起来。一时之间,本官也抽不出身来。”

听到这些话,朱聿键连忙回答道:“孤不是心疼买燧发枪的钱,真的,孤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如果阁老抽不出身来的话,孤独自领军前去也可。当然了,孤不是说在大明境内领军,而是去了洞吾那边后再领军……”

有些事情,是有忌讳的,比如藩王领兵!朱聿键虽然得到皇帝亲口允许,可他还是有一定的顾忌,手握兵权的事儿,他不得不再三解释一下才好。

“对了,阁老在这也刚好,等朝廷的燧发枪运过来了,正好可以训练燧发枪兵。孤在前线消耗的兵力,正好可以补充之!”朱聿键说到这里,才思泉涌,口生莲花,“朝廷不是一直缺粮么?孤早日打下洞吾,就能早点提供粮食给母国,正好也能震慑周边,让那些对大明阳奉阴违的小国,都乖乖地进贡粮食。孤早日做出了榜样,也能给其他藩王以信心,让他们也能学孤这样,早日封建海外,解决大明国内土地兼并问题和藩王问题!”

他几乎是在赤裸裸地说了,他的这个迫切心思,闵洪学只看一眼,听一句就能感觉出来。此时朱聿键的心思,闵洪学也能理解。不得不说,彼此之间相处久了,朱聿键知道自己担心什么,知道朝廷需要什么。

闵洪学的身边,此时还站着一人,就是木邦人巴登顶。他听了后也插嘴说道:“洞吾那边,我们已经暗地里挑起了很多内乱,他隆王一直在忙于平息内乱,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怕是那些地方势力都会被他平定。征讨洞吾之事,宜早不宜迟!”

“对啊!”朱聿键听了,又立刻回应着巴登顶的话,他知道巴登顶也希望早日打过去的,“孤这边,平日里也已经选了不少能吏,只要能打下洞吾,就能快速稳定地方,孤相信,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闵洪学听了,沉吟不语。

从理论上来说,目前在训练的军队,其实是朱聿键的军队。只是以前没有这样的先例,而且攻打洞吾,必须要闵洪学的支持,因此,朱聿键必须取得闵洪学的同意。

看到闵洪学的样子,朱聿键和巴登顶互相看看,心中不由得都有点惶恐,说了这么多,就怕闵洪学不同意。

等了好长一会后,闵洪学终于开口说道:“这样,这支军队可以先行开拔去永昌府,就以腾冲卫改制为理由前去好了。等朝廷正式旨意一到,就可以兵出永昌,孟养、孟密,木邦三地,进而威胁阿瓦。后续燧发枪兵和其他军队补充后,再一举夺取阿瓦。殿下看此策如何?”

相对来说,孟养、孟密和木邦三地,经过多年的战事,民生凋敝,洞吾那边也没怎么看重这些地方。加上原本就是属于大明的,因此,大明出兵收复这些地方的,难度相对来说会小很多。另外,阿瓦是洞吾的粮仓所在,他隆王在原本的历史上,于一六三五年迁都到阿瓦,由此可见阿瓦的重要性。

闵洪学的这个计策,不管是在巴登顶这个木邦人看来,还是在这一年恶补洞吾消息的朱聿键看来,都是一个稳重之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朱聿键立刻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