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2/3页)

“罢了,不用劳烦了。”冯大东家摆摆手,“除了在京师和乡里,我就只吃热的熟食,水也只喝烧滚过的开水,要不然,有几人能走南闯北十几年没生过什么大病?”

一位东主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东家,在下可是又偷学了一招。”

一群贵人哈哈地奉承笑着,冯大东家不在意地摆摆手,“学就学吧,我那表兄盼着人人都学。陈老兄你这好吃鱼脍的习惯,倒是跟欧阳六一公一样。六一公家有一厨娘,最擅做鱼脍。猢狲入布袋那一位,每隔几日就提着鱼上门,要尝那厨娘的手艺……”

冯大东家讲起了古,几位东主赔笑点头,凑趣地说着话。

平一郎却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如果是唐人的名家,他一准知道,但日本与中国久不通往来,今人轶事,却是懵然无知了。

他只注意到了冯大东家的说话口音,在酒后已经与方才听到的标准官话截然不同。

不论是闽语还是吴语,平一郎都能听能说,这也是来日本的商人最常说的中国方言。而中国的官话洛阳雅音,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可他也勉强能够听和说了。

而冯大东家现在的口音,则与平一郎所了解的几种汉家方言都不一样,只是与洛阳雅音近一些。

应该是北方话吧。

平一郎饶有兴致地一点点分析着对方的身份。

不过知道酒席结束,客人们乘醉而归,他也没能从酒席上的言谈中,找出透露了对方身份的关键。只知道是很尊贵的贵人。

即使是平一郎,知道大宋朝中有一人姓韩,身份极为尊贵,据称是菩萨转世,在契丹人口中也不敢有分毫不敬。但平一郎并不认为两位客人会是那位贵人家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与商贾厮混?

也许是因为晚上想起过那一位,所以次日无事,平一郎便上街寻了一间书坊进去。在种类繁多的书籍中,专门挑选了那一位署名的著作。

就在他拿起一本那一位没有署名,却被书坊小工赌咒发誓说是其亲笔所撰的小说,便听见背后有人说,“这些书籍都禁止夷人购买,要是你买书的事给人报了官,就是你家主人也会受到惩罚。你还是谨慎些个好,你家主人不是没对头。”

平一郎忙放下书,回头看时,却见是昨日的那位韩小官人。

相貌英俊、身形挺拔的少年,身上依然朴素,看不见任何饰物,只有手上,不合时宜地拿着把折扇。在他的身后,有两名精悍的伴当,正警惕地打量着自己。

平一郎忙上前见礼,韩小官人大剌剌地受了礼,指着他方才挑选的几部书,“不要买这些书,会害了你家主人。朝廷的这条禁令,平常虽没人管,但若是有人首告,衙门里也不可能不理会。”

平一郎还没说话,旁边的书坊小工就听见了,忙不迭地挤到平一郎和书架子中间,警惕地瞪着他。

这下子平一郎自不能再买他心仪的几部书,失落地从书房中出来,不敢对韩小官人有何怨言,但回头望着书坊里面,也不免还有几分依依不舍。

“想看书的话,先拿到户籍再说。”韩小官人说道,“有了大宋的户籍,就算是中国之人了。不再是外夷,自然是想买什么书就能买什么书。”

“多谢小官人指点。”平一郎恭声道谢。

韩小官人一摆手,“你也别谢得那么快,这的确是个办法,但一个外人,想要拿到中国户籍,哪里有那么容易。还不知道要几年呢。”

“但总算是个念想。”平一郎叹道。

韩小官人眯起了眼睛,眼神中又泛起好奇的神色,“你之前说你自己是倭国的普通百姓,我就不信,你说话一点都不像。这下子,可更难让人信了。能识字读书的,大宋的男子中也不过十之一二,我可不觉得一个普通的倭国庶人,能通读汉家书籍。”

平一郎张口结舌,吞吞吐吐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小人……”

“算了,反正现在也没倭国了,你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

韩小官人善解人意地轻轻放过,却让平一郎脸色苍白起来。

啪的一声惊堂木响,侧前方的酒楼上传来抑扬顿挫的念白声,“话说那宋江……”

韩小官人被转移了注意力,抬头看过去,那间酒楼二楼坐满了人。“原来是说九域的,就是你方才要买的《九域游记》。”

“是韩相公所撰的《九域》?”

“难道还有别家的吗?天下分九州,九州之下又各有九州,大宋所居这赤县神州只是小九州中的一个。韩相公早年逢仙,周游了这九九八十一州,回来后就无所不知,创下了好大一份事业,做到了宰相。韩相公心胸一向宽大,并不敝帚自珍,又曲笔托名写了这部《九域》,希望别人也能有他这份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