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努尔哈赤:大明帝国的忠实掘墓人(第4/8页)

显然,东哥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分量不轻,否则,他不会为此一次次大动干戈。因为,他所面对的那些部族,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实力并不比他弱。这位女真好汉可能确实很在乎这位美丽的女子。或者,也有可能,他更加在乎这种动武的绝好借口。

韶华易逝,转眼间已是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这一年,努尔哈赤正式完成了八旗制度。此时,东哥已经三十三岁,成为当时人们口中的“叶赫老女”。她以自己的命运,为我国古老成语“红颜薄命”做出了精准的注释。偏偏事情还没完。这一次,她不由分说地被他哥哥远嫁给了一位蒙古王子。

面对这真正的羞辱,努尔哈赤的表现十分耐人寻味。

以前,每当东哥被重新许配一次时,努尔哈赤通常都会情绪激动地严正警告那些打东哥主意的家伙,提醒他们注意自己东哥未婚夫的身份。当这种提醒被严重忽视时,他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战争。事实上,对于处心积虑的人来说,这的确是发动战争的极好理由。

然而,这一次,他不但没有去寻那蒙古王子的晦气,还言辞动人地制止了弟兄们动武的冲动。

此时的蒙古部族,分裂成了许多不相统属的分支,他们虽然早已不复成吉思汗的雄风,但仍然是一支不可小瞧的力量。

他们当中,有一些站在大明帝国一边对付努尔哈赤;还有一些,则帮助努尔哈赤和大明帝国作对。于是,争取与他们建立尽可能广泛的盟友关系,就成了大明帝国和努尔哈赤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事。这应该是努尔哈赤放过那位蒙古王子的真正动机。

而对于叶赫部落,情形就要复杂得多。

当年,叶赫部落的老酋长、东哥的父亲被努尔哈赤的部下杀死时,据说为了表达歉意,努尔哈赤曾发誓在若干年之内不对叶赫部落动武。是故,以往东哥被许配给其他部落首领时,努尔哈赤只对付那些部落首领,从不找叶赫部落的麻烦。这种说辞很动人,很煽情,将努尔哈赤表现得仿佛一诺千金的好汉。但是,这种说辞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因为,这里显然忽略了一个因素:在相当长时间里,叶赫部落的力量比努尔哈赤要大得多,而在努尔哈赤成长得足够强大时,叶赫部落又得到了大明帝国明确的支持。因此,在努尔哈赤下决心公开与大明帝国为敌之前,对叶赫部落,他难免会有很深切的投鼠忌器之感。

事实上,他曾经多次试图对叶赫部落开战,最后,令他克制住自己的显然不是什么承诺,而是实力对比上的综合考虑。

在很多时候,打量政治人物和打量商人时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将利害得失上的算计和时机上的考虑放在第一位,大约就不会离题过远。

这可能是努尔哈赤长时间隐忍不发的主要原因。

面对东哥被改嫁蒙古王子这一事实,努尔哈赤身边的人怒不可遏,强烈希望出兵征讨叶赫,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代价。努尔哈赤则表现得极为冷静、理智。为此,他曾经长篇大论地说服那些怒火万丈的战友,劝告他们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打仗,特别是当这个女人背后站着叶赫部落与大明帝国时。他特别清醒地提醒自己的同志们: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够,现在肯定不是对叶赫与大明开战的好时机。

他嘲笑那些满腔怒火的人说:按理说,我是当事人,我要是因为愤怒想去打仗,你们都应该劝阻我才对,现在怎么变成我置身事外,你们反倒固执己见呢?努尔哈赤还针对东哥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因为这个女人,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都灭亡了,她使各部落不能和睦相处,兵连祸结,达于极点,这样的女人不会活很久的。结果,努尔哈赤一语成谶。东哥嫁到蒙古部族后,仅仅一年真的得病死了。

事实上,努尔哈赤在内心深处是应该感谢东哥的,因为这位女子为他提供了太多发动战争、灭掉其他女真部族的理由。

三年后,当努尔哈赤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决定对大明帝国宣战时,在他发布的伐明檄文——《告天七大恨》中,有四条大恨是针对大明帝国支持叶赫部落的。其中,东哥事件被他单独列为一条大恨,申诉给上天,作为他向大明帝国宣战的理由。

努尔哈赤做得真够可以的。

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定赫图阿拉为首都,定年号为天命元年,努尔哈赤成为天命汗,全称是“覆育列国英明汗”。此后,他再也没有改变汗王的称呼。

此时,他早已不是三十三年前的努尔哈赤了。

那时,他的势力范围可能不会超过今天北方一个乡镇,如今,除了受到大明帝国坚决支持的叶赫部落,他已经差不多统一了整个女真民族。他的马鞭挥舞起来,已经可以指向今日中国东北方向的——北起外兴安岭、西到贝加尔湖、东临鄂霍茨克海、南到日本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即使对这些地区的控制要到他的儿子皇太极时代才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