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草莽英雄打江山,踩着白骨也要上(第2/9页)

脱脱宰相在前线领兵浴血奋战,即将大功告成。谁知,京城中有一位权贵很想要这个宰相权位,于是在皇帝面前控告脱脱。大意是说:天下盗贼蜂拥而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宰相不称职导致了人民的怨恨。只要罢免脱脱的宰相职位,天下自然就太平无事了。此时,皇帝以为叛乱真的已经平息,也有些担心脱脱功劳太大,不好安置。听了这个指控,正合寡意。于是立即下诏,指控脱脱师老糜财,下令罢职流放。皇帝的诏书中用语极为严厉,曰:若胆敢抗命,即时处死。

结果,事情变得完全无法收拾,诏书下达高邮前线时,数十万大军无不忿恨,哭声震天,一时间溃不成军,风流云散,其中大批士兵投奔了红巾军。张士诚虽然侥幸,但以高邮弹丸之地,能够与号称百万的国家正规军周旋、对抗三个多月,也足见其顽强凶悍了。

此后,续上了一口气的张士诚,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狂飙般席卷了东南沿海一带,今天江苏、浙江、上海的很大一部分最富庶地区尽入张士诚手中。在当时,这里便号称东南膏腴之地,以“天下赋税尽出其半”而傲视宇内。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出于此地,这很有可能是那时候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

从庞杂的史料中判断,张士诚生性迟重却精明能干,沉默寡言而顽强机诈,重然诺,讲义气,而且对人慷慨大度,十分宽厚。

按照中国古代人甚至现代人的标准,这是一些很优秀的品质。这种品质可能是帮助他团结了一大批战友,从而打下这片基业的重要因素。

张士诚将大本营设置在苏州,建立起了割据一方的政权之后,对与自己一同起事的老弟兄相当够朋友讲义气。他使他们每个人都成了手握重兵或重权的高官大吏。同时,他对文人士大夫极其友善,对百姓也轻徭薄赋。同时,他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此,赢得治下相当广泛的支持。

这一点,曾经使朱元璋极为恼火,以至于当了皇帝后还抱怨说:“当初张士诚窃据江东,那儿的老百姓至今还称呼他为张王。我为天子,那帮家伙反而只叫我为老头儿。”因此,打下苏松地区后,朱元璋曾经有过“屠其民”的念头,就是要杀光苏州、松江一带的居民。后来,勉强改为向该地区征收比以前高出十余倍,最高达三十三倍的重税,以示惩戒。这是明代为什么苏松地区赋税特重的原因,也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特别意味深长的伏笔。此是后话。

既然如此,张士诚又是如何败在朱元璋手下的呢?其中,必定有比江湖义气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发生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张士诚是个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也是一位享有广泛贤良名声的老太太。后来,朱元璋攻打苏州之前,曾经专门下令给前敌总指挥徐达,让他严格约束部下,不许惊动老太太在苏州的坟墓。到了公元1964年6月,苏州要扩建一所小学,发现这位老太太的墓仍然完整无损,表明朱元璋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据说,这位老太太对张士诚家教极严,致使张士诚称王之后,有一段时间,“自奉甚俭”,就是说不近女色,不铺张奢侈,表现得很有气象。

对此,张士诚感觉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与他一同起事的那些老弟兄们的心情,却显得相当痛苦,以前做私盐贩子时,要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们的窝囊气,如今,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踏着多少人的尸体打下了这片锦绣江山,弟兄们也都当上了大官——不是大臣,就是大将,可是却不能痛痛快快地享受荣华富贵醇酒妇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既然如此,要这江山和权力干什么用?

此时,如果张士诚告诉他们:“天下还没有拿到手,大敌当前,任重道远,弟兄们还需努力。”他们可能还会再拼一把。可惜,张士诚自己并没有这种打算。这位私盐贩子出身的好汉毕竟目光短浅了些。他对占据了中国最为繁华富裕的鱼米之乡极感满足,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很想保境安民,不愿再冒什么太大的风险。他甚至没弄明白,值此天下大乱之际,虎狼遍地,自己已然处身于不是吃人,就是被吃的境地,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者,此之谓也。他不知道,狼顾虎视之下,想单独保住自己的一方基业,从而长享富贵是没有可能的。

然而,张士诚可能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他的所有“基本国策”都是围绕着这种胸无大志的想法展开的。这种远大志向与战略眼光的缺失,甚至根本称不上是一种战略的战略,可能是张士诚屡屡错失良机,并最终栽在朱元璋手中的重要原因。须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元璋的形势与实力都曾经远远不如这位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