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总是很容易(第3/3页)

徐宁已经有家难回,什么叫小利忘义、大利灭亲,汤隆用自己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准确的答案。

汤隆上山,本无尺寸之功,他是一个技术性人才,打打杀杀,并不是很在行。如果没有挖徐宁上山这一事件,他恐怕在梁山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为了出头,他出卖了徐宁,也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汤隆骗徐宁的事件说明:亲戚,有时也是靠不住的。

就在徐宁悲愤非常的时候,宋江耐心地介绍了自己的政治目标:

“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万望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这话,宋江你怎么好意思当着晁盖的面说出口?

早在戴宗路过梁山,被朱贵用麻药麻翻醒来时,就被朱贵告知:“休说拆开了太师府书札,俺这里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

晁盖上梁山,就是要跟皇帝对着干的,你宋江现在说要向皇帝投降,用意何在?

现在,你是老大,还是晁盖是老大?!

可想而知,面对宋江的政治纲领,当时就在宋江身边的晁盖,将作何表情?

此时,晁盖应该怎么样?

他应该站出来,据理力争:为了保护梁山,可以挖徐宁上山,但不应该让徐宁背上杀人的罪名,更不应该日日以招安为旗号,改变上梁山的革命初衷!

灰心是动摇的开端,动摇是失败的近邻。

晁盖,又一次放弃了自己出手的机会,他竟然:

一面和徐宁赔话,一面安排筵席作庆,一面选拣精壮小喽,学使钩镰枪法,一面使戴宗和汤隆星夜往东京搬取徐宁老小。

情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