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六、国民军退守北京(第2/4页)

虽然靳军捷报频传,岳维峻且有战死的消息(后来证明不确),然而蒋军仍然在战壕中呼一口烟,放一颗弹,信阳仍在蒋军手中。

靳云鹗于3月2日晚赴郑州,岳军大部退彰德、卫辉、顺德一带,小部退郑西、荥阳。靳军西路由王维城率领占领洛阳,岳率残部向陕州溃退。北路靳军由王为蔚统率,5日晚占新乡,6日过卫辉,7日晨占彰德,北向直隶进迫,准备和直鲁联军会师保大。豫南岳军自明港、驻马店两役战败后,精锐丧失,郾城、许昌均无大战即告溃败。岳维峻恐惧受包围,弃郑州向巩县、虎牢一带溃退,残部三万余欲打通洛阳大道回陕,故寇军北上并无阻力,3月1日占许昌,二日晚入新郑。

4日寇英杰抵郑州与靳云鹗会晤,决分路追岳军。

岳维峻弃豫后,进攻信阳的寇军把这些消息射入城内,劝蒋世杰投降,蒋世杰认为是谣言,不予理会。这时攻信阳的部队是第八师第十五旅旅长刘玉春,刘冒着矢石指挥冲锋,刚刚冲上去,又被守军击了回来,刘深知困兽犹斗的道理,乃取三面包团,留下一面让守城部队逃走,而守军死守如故。刘急了,最后从汉口运来大炮数尊,炮弹像雨点一般打到城内,城内则鸦雀无声,毫无动静。

到了3月10日,蒋世杰确实知道岳维峻已逃走,河南已落入靳军手中,才请信阳城内的外国传教士为担保人,与攻城军签订停战条约,准备开城手续,后因缴械问题各不相让,几演成巷战,直至14日,城内粮尽烟绝,才接受了缴械条件。

寇军进入了满目荒凉、惨不忍睹的信阳城,清算一下城内居民死伤了一万余,饿毙者无数,积尸累累。守军共9000余人,缴枪6000余支,另有烟枪无数。

3月15日宋大霈把蒋世杰解到汉口,并把蒋的军队解散。蒋做了阶下囚,一脸烟容,瘦骨嶙峋,大家都认为吴佩孚把蒋恨之入骨,一定要挖蒋的心肝才出得了吴大帅之气,怎知吴见到蒋世杰却笑脸相迎,待以上宾之礼,即夕设宴为蒋压惊,还翘着大拇指对蒋说:“了不起,你能坚守四十日,真不含糊,我佩服你。”

吴这人的可爱处即在于此,他敬重好男儿、大丈夫。信阳守军缴械后,河南乃重入吴的怀抱,吴对河南有高度好感,他曾想以洛阳为中心,树立吴佩孚的天下,现在他几经苦战,虽然吃到不少的苦头,河南总算拿到手上了,他在查家墩司令部也恢复了雍容雅度。

河南是不是吴东山再起后的基地呢?不幸他在处理河南的军政人事上又错了一着。

一个人气运过了,就会处处不如意,弄巧反拙。吴佩孚从衡阳撤兵开始,得心应手,呼风唤雨。自曹锟贿选后,即走下坡,尤其是二次直奉战后,更是做什么都错。打一个区区信阳城蒋世杰的一师人就打了40天,待河南全境都已落入吴手后,他在人事安排上又走错了一步,使得胜利之果不能保全,这不能说不是气数。

前面已说过,吴在查家墩时代,可用之将有三位,就是陈嘉谟、靳云鹗、寇英杰。吴向他们表示陈、靳、寇是他的三支鼎足,迟早都有做督军的份。萧耀南因肺病去世,陈嘉谟首先坐上督军宝座。靳云鹗出征山东时,吴也许了他鲁督位子;寇英杰攻豫时,自然吴就答应给他豫督。

山东由于张宗昌变成了吴的自家人,鲁督位子是不可能了,寇英杰打河南,在信阳受阻40天,河南的首功轻轻地让给靳云鹗,当靳云鹗知道山东督军已无望时,奉到了回师河南的紧急呼令,他便拼命打河南,果然靳军一路势同破竹,根据“先入关者王之”的老例,豫督一席自非靳云鹗莫属了。当靳进入开封时,开封各公团也公举靳为河南保安总司令。怎知吴佩孚不是这么想,吴认为他早已许了寇世杰,他不应该失信于寇,靳暂时没有督军的份,只要有江山,早迟没有关系。这是做领袖的人的想法,所谓“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所以他于2月14日发命令,以寇英杰督理河南军务,靳云鹗为河南省长,为了安慰靳,并派靳为讨贼联军副总司令。

寇的委任状交寇军后方留守司令石龙州送开封。

靳心里十二分不愉快,他在郑州和寇匆匆一面,寇去开封,靳则赴汉口谒吴请示今后方针,并谦辞省长新命。他说自己不懂政治,向吴请假,欲赴西湖一游。吴宴靳于西园,推崇他是当今第一功,并且授断以北伐总司令职,劝靳委曲先就省长。

3月15日晚靳偕齐燮元赴豫,寇、靳均分别通电就任河南督军和河南省长。

17日齐、寇、靳开军事会议,议决:

(一)出兵攻保定。

(二)派兵疏清巩洛。

(三)豫省军政各事,完全遵吴意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