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滇桂军逐走陈炯明(第3/4页)

陈炯明自11年6月16日叛变,到12年1月被滇军驱逐,窃据广州,不过七个月。

驱陈战争获得迅速的大捷,实在是一个意外。

从1月中旬到下旬,滇桂军将领纷纷到达广州。驻防潮梅的粤军将领洪兆麟、翁式亮等都表示愿意服从孙中山。孙复电叫他们带罪立功,派李烈钧前往汕头接收改编,并任命洪兆麟为潮梅绥靖处处长,尹骥、李云复、翁式亮、赖世璜为中央直辖粤军第一至第四师师长。

这时的广州,是滇桂军的天下,一切用人、行政、税收都被他们把持,各机关和公共场所,多被军队占为营房。沈鸿英原来只有五六千人,由于沿途招收降兵溃卒,骤然扩充为五个军,分布广州、肇庆和北江一带,此外广西平东、桂林一带,也有他的留守部队。沈鸿英忌讳别人称他为桂军,自称原籍是广东,他手下第一军军长李易标是广东人,所以称为广东第一军军长。沈这时的私心,就是想做第二个陈炯明。

广东人民曾经受过桂系军阀的蹂躏,对桂军很有恶感,对滇军也没有好感。广东军人一向具有地方主义的排外性,滇桂军这次驱逐陈炯明后,竟以新的统治者自居,广州人为之侧目。同时陈炯明早就散布了种种流言,说是“客军入境,广东亡省”。现在滇桂军所作所为正证明了陈炯明的话,因此广东军人就有“救省”的口号。

1月18日粤军第一第三两师由江门调回省城,召集海珠会议,公推魏邦平为广东讨贼联军总司令。19日魏邦平宣布就职,这是粤军团结御外,对抗客军的一次行动。

于是,粤军驻扎河南,滇桂军驻扎河北,形成了划河为界的相持状态。有人把这种情况向上海的孙中山报告,孙针对这种情况,打算第一步把滇桂军调出广州,第二步帮助滇军回滇,桂军回桂,湘军回湘。湘军是指驻扎西江的洪兆麟、尹骥等所统率的陈炯明旧部,他们虽然打着粤军旗帜,但是湘籍将领有一个师长和九个司令,两部兵士也以湖南人为最多。

粤军的团结和流露出强烈的排外性,引起了滇桂军的严重反感。1月22日沈鸿英部的李易松公然派兵进攻观音山,收缴了由邹鲁指挥的讨贼粤军第一路司令谭启秀的枪械。这一行动当然又激起了全体粤军的公忿,主客军互相敌视的情形更为严重。

沈鸿英有督理广东的野心,而传闻北京也有要发表沈为广东督理之命,所以沈部一入广州即盘据官署,占取税收,图谋不轨。同时向滇军煽惑,宣称魏邦平联合粤军,不日即将解散滇桂军,所以滇桂军必需要联合一致对付粤军,诱擒魏邦平。

滇军初抵广州,一切生疏,遂中了沈鸿英之计。

沈鸿英向杨希闵游说,杨竟被说动,于是用杨希闵、刘震寰的名义,于1月26日在江防司令部杨如轩的旅部,邀请在广州各军将领举行军事会议,讨论地方善后及分配防务问题。参加的人有省长胡汉民、特派员邹鲁,还有卫戍司令魏邦平、海防司令陈策等。李烈钧洞烛机先,仅派代表参加,一面于江防屠布防,预为防范。杨希闵称病派参谋长夏声代表出席。沈鸿英和他的部将李易标、刘达庆、黄鸿猷、陈天太等都携带枪械和卫队,在江防司令部四周密布步哨。开会时,刘震寰任主席。李易标诘问魏邦平:“陈炯明已走,为什么又有粤军讨贼总司令部之设立?是不是以滇桂军为贼?”魏邦平解释说不是,可是不能令滇桂军将领满意。魏邦平这时想把题目转换一下,建议各军停止开放赌禁,并将所占机关房屋和商店民房腾让出来。于是李易标忿然说:“我们是为了维持军队伙食,才抽收赌捐的。”接着他痛骂魏邦平是个反复无常、朝三暮四的小人,广东每次政变他都东倒西倒,指责魏没有发言资格,李的话才说完,沈鸿英就把枪拿出来,搁在会议桌上,大声说:“今天的会议,有不接受我意见的,我就请他尝试这家伙。”接着麦胜广和刘达庆跃起而擒魏邦平,从后握其两手,陈天太和沈部卫队即发枪示威,分向胡汉民、刘震寰、邹鲁猛击,一时秩序大乱。胡汉民在混乱中从楼梯上跳下,胡的两名卫士为流弹击毙,邹鲁避入杨如轩旅长的卧室,杨如轩正伏地避弹,刘震寰逃入后座,陈策则跳楼受伤。

滇军将领这时才知上了沈鸿英的当,原来沈想一网打尽,杀害胡、邹、刘、陈等人,不是当初所说只除魏邦平一人,于是杨希闵乃命杨如轩和夏声出而保护,亲送胡、邹等出险,魏邦平则留在杨希闵军中。

沈鸿英一计不逞,再施二计。他预料胡当晚必回大沙头寓所,乃密令旧官纸局所驻部队,预备机枪准备截杀,晚8时有一辆旁立卫队的汽车从东堤驶来,沈部即开枪轰击,结果却杀错了人,原来是沈部的军长刘达庆和参谋长黄鸿猷被误杀,胡汉民车在后,闻警乃驶回沙面,寄寓日本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