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创造诺曼人(第2/2页)

理查和其父一样感觉为难,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英格兰的“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开始感到恐慌。他已经掏空国库来贿赂维京侵略者,但结果是看着他们跨越英吉利海峡,获得友好的招待,并继续进攻。他不得不想办法关闭诺曼底的港口。向教皇发出请求显然没有效果,因此这位国王开始尝试外交手段。他提议:如果诺曼人同意关闭港口,自己就迎娶理查二世的未婚妹妹爱玛。

这是一个理查不可错过的大好机会,当然值得他为此得罪维京人,因此年轻的爱玛被送往伦敦。埃塞尔雷德自信地认为他最终解除了维京人的威胁,于是他突然对英格兰西南地区的丹麦人发起屠杀,随后大规模召集舰队,防止丹麦人报复。此后数月维京人没有采取任何报复行动,于是埃塞尔雷德改派海军去解决旧仇宿怨。理查二世本应是他当前的盟友,但多年来英格兰饱受维京人侵略时,诺曼人袖手旁观。这一次正是以牙还牙的时候,因此他派出一支部队突袭诺曼底海岸。诺曼人轻而易举地击溃了他们,随后埃塞尔雷德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屠杀丹麦人给了丹麦国王“八字胡”斯韦恩(Svein Forkbeard)最合适的入侵借口。由于埃塞尔雷德毫无必要地引起了理查二世的敌意,后者张开双臂欢迎斯韦恩来到鲁昂。双方正式结盟,立誓永远互不交战。随后斯韦恩继续前进的步伐,来到了英格兰,惊讶地发现自己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英国人对软弱的国王忍无可忍,加上斯韦恩已经是基督徒,因此当地人没有像看待维京人那样怀疑他。到了年末,丹麦人已经登上英格兰王位,而埃塞尔雷德、爱玛和两位幼子流亡至诺曼底,处境尴尬。

理查二世似乎很快意识到,与维京人缔约实在是过激的行为。历代诺曼底公爵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正统的法兰西贵族,而周边居民对他们的维京血统心存质疑。现在,他们内在的维京人本质似乎暴露无遗。正统的基督徒和法兰西王公不会和维京国王缔约,不会和维京海盗进行贸易往来——当然更不会利用维京雇佣军威胁其他基督徒。

彼时理查方才犯下这一过错。他卷入与布列塔尼的边界冲突,并请维京战士12助阵,更加深了法国周边地区的不满。(在法国人看来)其妹妹爱玛的做法也堪比理查二世公爵的可耻行为。流亡两年后,她的丈夫埃塞尔雷德及其对手“八字胡”斯韦恩相继去世,于是她迅速抛弃幼子,正式和他们脱离关系,并与英格兰新登基的维京国王结婚。这些成为孤儿的男孩只得依靠自己生存,其中就包括未来的国王“忏悔者”爱德华。

显然,诺曼底正在成为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势力范围,印证了法国人对这个新邻居的怀疑:他们到底只是半开化的族群。为了扭转糟糕的形象,理查二世主持编写了亲法国的诺曼底公国史。要扭转糟糕的公共关系,还有什么比自我稍加改变更有效呢?

诺曼人的历史被彻底洗白。罗洛在挪威出身高贵;其子威廉·朗索德由生性凶残变成了文雅的统治者——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平爱好者,并光荣地殉道离世。理查一世是道德楷模,改革教会的同时保持独立自主,不受北方强势的影响。

公爵们包养公共情妇的癖好令人相当尴尬,但这些女人获得了“丹麦人妻子”的称号——史册称她们是旧维京异教徒时代的产物,而当时的统治者并不知情。甚至连理查二世的母亲也被加以美化。她其实是理查一世手下一位权臣的女儿,随后成为公爵的情妇,以加强公爵与其父亲的关系。然而,在史书中她变成卑微的护林人之女,在公爵狩猎时与其邂逅,用美貌和美德俘获了公爵。

一位胸怀雄才大略的公爵需要这样的祖先,方才配得上最高贵的法兰西贵族血统。这些贵族也给予理查二世所需要的信任。他在鲁昂的宫廷封官加爵,任命的子爵、宫廷管家和治安官数量甚至超过所有的法王。诺曼人的势力似乎一夜之间无所不在,他们干预周边地区冲突、陈述公爵的主张、扩张诺曼底领土。理查传达的信息非常明显,这些行动出自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即使他没有加冕,也几乎等同于国王。

理查二世以64岁高龄自然病逝,彼时他已成功地将人们眼中维京人的流氓国家变成了法国最强大的行省之一。他是法王的朋友、英王的姐夫,还有至少五子业已成年,足可继承其位。臣民对他颇有好感,称其为“好人”理查,这很可能是发自内心而非迎合官方的历史学家。其他历代公爵不可比拟的是,他为诺曼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身份,为后世更伟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