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风歌(四十四)魅力四射(第2/4页)

画外音:

“丰西泽纵徒”是刘邦命运转折的起点,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刘邦身上的确有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人,让他有了反秦的第一个资本。事实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资本,正是有了这个资本,后来机会就落到了刘邦的头上。那么在王立群老师看来,刘邦身上还具有哪些个人魅力?这些个人魅力在刘邦反秦灭项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王立群:

刘邦个人魅力的第三点,也是我们今天这集要重点讲的一点,就是刘邦有容人的雅量,这一点极其不容易。刘邦集团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什么人才都有,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那么,刘邦在海纳百川的过程中间,表现出来他有什么样的雅量呢?我给他概括了一下,他有四个特点,第一叫不计前嫌,不计较我们过去有什么不愉快;第二叫不计易主,就是说你不管换了几个领导,到我这儿来一视同仁,不计易主;第三叫不计言语冲撞,不管你这个人说话过去顶过我没有,你对我说话怎么不礼貌,不计较;第四,不计来自何方,你是当年跟我从沛县出来的,你是从项羽阵营过来的,英雄不论出处,只要到我这儿来一律欢迎。他有四个不计较,这四点非常难做到,我们逐一的做一个说明,先说不计前嫌,一说不计前嫌,对刘邦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会想到一个人,就是刘邦最恨的那个人,是谁啊?雍齿,雍齿是刘邦最恨的,也是刘邦整个集团都知道刘邦最恨的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做了个什么事呢?刘邦一起兵他就叛变了,把丰邑投降给魏国了,刘邦三攻丰邑才打下来,所以刘邦对雍齿是恨到骨子缝里头去了,一直想杀他,因为他功劳大没有杀,等到汉六年封侯的时候,又接受了张良的意见,先封了雍齿做了十方侯。到了汉十二年,刘邦唱着《大风歌》回到故乡的时候,他把沛县人的赋税全免了,丰邑的人他不免。这个时候雍齿已经被封六年了,雍齿被封侯六年以后,刘邦提到雍齿还恨得牙根痒,但是牙根再痒,心里再恨,一不杀,二封侯,这个很不容易啊。这件事我只讲一点我的看法,人皆凡人,所有的人都是凡人,皇帝也是凡人,皇帝是对国家负有重大责任的凡人,所以我们不能要求说刘邦没有七情六欲,说刘邦可以不能够记仇,刘邦不能有报复心,这不可能,刘邦是个凡人,他会记仇,他也有报复心,刘邦做皇帝还要报复他的大臣,下面我们还要讲例子,做皇帝还要报复他手下的大臣。但是刘邦能做到一点,他能克制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仇恨,报复,他能克制自己不让它泛滥,这就足够了,这个是不计前嫌的一个例子。

再一个跟雍齿相关的,还涉及到一个叫王陵的人,这个王陵跟刘邦的关系有两点不和,第一,参军晚,刘邦一起兵当沛公,人家王陵拉起一个队伍不参加你刘邦集团,你玩儿你的我玩儿我的,咱俩不一块儿玩,后来才加入,加入的时间是楚汉战争开始,这叫参加革命的时间晚。第二,参加了刘邦集团以后,刘邦集团所有的人都知道刘邦最恨雍齿,这个王陵偏偏跟雍齿的关系最铁,你看,这个王陵有这么两点,第一参加工作晚,第二跟刘邦的仇人关系最好,这一般人对于领导的仇人不敢深交,你要跟一个领导的仇人深交,害怕什么呢?领导迁怒于你,但王陵不怕,照样跟雍齿来往。那么王陵为这两件事付了代价,史书有这么一段记载这样说的:“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候。”什么意思呢?王陵第一跟雍齿的关系非常好,雍齿是刘邦的仇人。

第二呢“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他本来又没有参加刘邦集团的意思,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刘邦封王陵为安国候封得很晚,王陵付代价了,封侯封得很晚,人家一早都封了,他迟迟到最后才封,就这两条这说明刘邦什么?第一记仇,第二报复,又记仇又报复,所以他封得很晚。但是毕竟封了,能封了这就不错了,你跟领导的仇人关系那么铁最后还封你了,这就算不错了。别忘了最后还有一条,刘邦临死之前吕后问他相国人选,刘邦说得很清楚,第一任萧何,萧何死了以后曹参,曹参死了以后王陵和陈平,你看,刘邦临死之前把他不喜欢的王陵安排成第三任丞相,担任右丞相,在左丞相陈平之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有容人的雅量,他恨过他,他也报复过他,但是最后在安排重要岗位的人选的时候还选王陵。那么刘邦看重王陵什么?看重王陵的耿直和王陵的不畏权势,刘邦再有权,你刘邦的仇人我照样来往。所以刘邦最后决定这样的人做丞相还是好,最后选了他,这叫第一个不计,叫不计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