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风歌(二十四)并峙双雄(第3/4页)

第二他是政变的支柱,周勃跟陈平之所以敢在京城发动政变铲除诸吕,闹这么大的动静,实际上周勃是得到灌婴在荥阳公开支持刘襄,消灭诸吕的消息以后才敢发动政变,得不到灌婴的消息,不知道灌婴的政治态度,不知道灌婴的政治立场,周勃不敢动,所以明面上看起来周勃跟陈平是大功臣,实际上周勃跟陈平,周勃是名义上的太尉,手中没有一兵一卒,陈平是个右丞相,就会两件事,日饮美酒,戏妇女,一个兵也没有,手握重兵的只有灌婴,只有得到灌婴的支持,这件事才能做成,没有军权支持你,什么事能做成,所以他是政变的支柱。

第三点他也保证了新君的顺利选拔,灌婴守住荥阳,周勃、陈平这一帮人才能在京城商量着选谁来做新皇帝,选做新皇帝是个很难决断的事,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第一个反吕氏的齐王刘襄他不能来参会,假如刘襄来了,那就整个竞争全乱套了,刘襄为什么不能来?是刘襄在山东一起兵,吕禄、吕产就派大将军灌婴带兵到了荥阳,他往荥阳那儿一坐,停在那儿了,他这个驻守荥阳非常关键,我们讲过荥阳跟成皋这个地方是项羽、刘邦在那儿对抗了28个月的地方,28个月的对抗都在荥阳这一带,说明这是个军事要塞,谁掌握了荥阳、成皋这防线,谁就能够阻止关东的军队西进,进不去,所以刘襄原来起兵以后,他的意思是一直想西打,过了荥阳,过了函谷关,直接打到关中,杀到京城,这是刘襄的打算,然后到了京城以后有他两个弟弟支持,他将来当皇帝,这是个如意算盘。这个算盘最后没有做成就是因为灌婴挡了他的道,灌婴带了重兵在那儿驻了,首先跟刘襄说我带兵在这儿,我跟你联手灭他,这样刘襄就不用进兵了,同时刘襄也不能够进兵了,因为灌婴带着军队扼守住军事要塞,刘襄进不去,假如灌婴不是在这儿驻守的话,刘襄早就带着齐国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入关中,杀到京城,要是刘襄到了京城,周勃、陈平和一帮老将在一块儿商量立新君的时候,那刘襄有发言权啊,他是带着军队来的,到了京城讨论谁当皇帝,他要说我来当,他手里有军队,你不让他当,他跟你干,那京城就大乱了,京城之所以没有大乱,周勃跟陈平之所以能够搞得很顺利,其实不是周勃跟陈平有多大的本事,而是灌婴在那儿镇住了,灌婴卡着那个喉咙,卡住那个咽喉,刘襄来不了,刘襄那么有本事,刘襄来不了,刘襄不能来开会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就把他选掉了,所以刘襄是第一个起兵的,又没有当上皇帝,刘襄气得不得了,几个月以后气死了,他爹当年就是气死的,他也是被气死的,所以灌婴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间立了很大的功。等到周勃、陈平这些人看了一圈觉得刘襄不能用,刘襄太年轻太能干,还有那么两个能干的弟弟,这刘家三兄弟要摽到一块儿咱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们三个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年轻,周勃、灌婴、陈平三个老将再厉害,比起来刘氏三兄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年龄大了。所以最后是立了汉文帝,选了代王刘恒,其实周勃跟陈平选错了,代王刘恒很厉害,刘恒进到皇宫的当天晚上是一个通宵没有睡觉,干什么?一连下了三道诏书,第一道诏书,就任命他的一个亲信做卫将军,掌管京城的南北二军,因为京城有南军跟北军,南军跟北军原来分别掌握在南军在吕禄手里边,北军在吕产手里边,都是吕后的两个侄子,吕后两个哥哥的儿子,这两个人掌了权了,杀了他们,这个权到谁手里了?到周勃手里了。所以汉文帝是周勃立的,周勃立的汉文帝,周勃认为汉文帝很懦弱,很无能,所以就立了他,但是汉文帝即位的当天晚上,第一个夺周勃权的就是汉文帝,然后汉文帝就把周勃,你也别当太尉了,你干脆当丞相吧,让他担任左丞相,陈平比他更高明,陈平一看周勃被任命为左丞相,陈平跟着就请病假不上班了,汉文帝亲自到家去问他为什么不上班啊?他说我这个右丞相不合适,右丞相的位置是在左丞相之上,周勃立功,我们俩立功这样的,过去我的功劳比周勃大,这一次消灭诸吕是周勃的功劳比我大,我这个右丞相应该让给周勃,不应当我来做,汉文帝就同意,周勃就傻乎乎的从左丞相升成右丞相,陈平就把右丞相让给周勃了,他甘当左丞相,陈平是太精明一个人了,他两个都去当丞相了,谁当太尉啊?灌婴,灌婴当太尉,说明汉文帝还信任灌婴,结果陈平很快就死了,陈平死了以后,周勃被免官了,灌婴到汉文帝三年,灌婴也死了,陈平第一个死,灌婴第二个死,周勃活得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