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历史记忆

吕后让后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杀功臣、诛皇子、封诸吕,而她的惠政、德政却很少为人记起,只有历史学家在评价吕后时,才会提到这些尘封的惠政、德政,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历史评价,二是民间评价。

历史评价是史学家的评价,因此,比较客观,注重理性。在历史评价上,历史学家往往看到吕后的德政,肯定了她在稳定汉初政局、减轻刑罚、发展经济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因此,历史评价相对来说较为客观。

但是,民间评价则不一样,民间评价更多地关注人性。吕后的民间形象之所以如此恶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牝鸡司晨。

“牝鸡司晨”一词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雄鸡报晓人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牝鸡”,是母鸡,所以“牝鸡司晨”被人们视为反常。因此,人们常用“牝鸡司晨”这一成语形容女性主政。当然,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歧视的一种表现。

吕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制的女主,备受后人关注。因此,吕后称制期间的一些错误更被人们视为牝鸡不能司晨的例证。因此,同样的作派,在男性君主身上可能还不大引人注意,而发生在女主吕后身上,则被后人大肆诟病抨击。

我举一个例子,刘邦有八个儿子,刘邦至少有八个妻子,其实远不止如此,但是吕后呢?据说有一个宠幸的臣子,叫审食其,我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但是刘邦有那么多妻妾,大家觉得正常啊,吕后要有一个,就觉得这不得了,那个审食其就有些人说他是中国十大男宠之首,这个不公平。所以女主主政,是特别容易受到人们的诟病、批评,所以女性领导人,她的一举一动,特别受人关注。

第二,人性缺失。

民间抨击吕后的过失主要有三点:一是杀功臣,二是诛戚姬,三是封诸吕。吕后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人性的严重缺失。

先谈杀功臣。

在民间评价中,最受中国民众关注的是道德评价。

韩信、彭越是刘邦建汉的最大功臣,因此,韩信、彭越被吕后残杀最为民间评价所不齿。因为,知恩图报是中国民间道德评价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于私,韩信是吕后的恩公。韩信攻占齐国,切断项羽粮道是项羽被迫同意鸿沟议和的主要原因。没有韩信,吕后不可能被解救。但是,吕后却最终杀掉了自己的恩公。

于公,韩信是汉朝的恩公。没有韩信的合围垓下,刘邦不可能灭项,当然也不可能建汉。

一个忘恩负义,杀掉自己恩公的人,人们怎么可能给她一个好评?

民间一直流传着吕后杀韩信“三不见”的故事:说高祖刘邦曾经和韩信有一个约定: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那么吕后怎么杀韩信呢?她把韩信装进一个布袋里,把他兜起来,悬起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然后用竹签子,一点一点把他刺死,这个说法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纯属民间文学。但是民间文学的创作,也是有来头的,这个民间文学的来源,是对吕后残忍的基本认识,在吕后残忍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杜撰出来的,如果吕后是一个贤惠的人,你杜撰这个故事没有人相信,而这一个“三不见”,现在流传很广,很多人知道这个故事,甚至以为这就是正史的记载,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绝无其事。这正说明吕后的这个民间形象非常恶劣。你知恩不但不图报,而且以怨报德,这么一个以怨报德的人,怎么能够得到民间百姓的善评呢?不可能啊,这是杀功臣。

再谈诛戚姬。

吕后杀戚夫人,制造“人彘”事件是她人生的一大败笔!

戚夫人确有取死之道,我们前面讲过,戚夫人她最大的失误,就是她不应当仰仗着刘邦的宠爱挑战吕后和太子的位置。这是她的失误。但是这个失误罪不至诛啊,不至于死啊,而且她是怎么死的,是“人彘”啊,这个“人彘”事件发生以后,史书记载,吕后让她的儿子去看这个“人彘”,汉惠帝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啊,她儿子竟说了一句话,“此非人所为”,这就不是人办的事。连她亲生的儿子都这样看,你想想老百姓如果知道这件事情,会怎么看待吕后?

吕后在所有的事件中间,这个“人彘”事件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败笔。你可以杀,可以囚,这都可以,但你非要制成“人彘”,还要让自己的儿子来看,向自己的儿子炫耀,一下子把自己的儿子吓傻了。这个事情,在吕后的人生中间,是最残忍、也最不为后人所认可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