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桩疑案

第一节 吕雉归汉

吕后一生中,有一件屡屡为后人说道的绯闻,即吕后和审食其的私昵关系。这件事《史记》记载得扑朔迷离,含糊不清,后代流传极广。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辟阳城》一诗甚至说,刘邦竟然还封审食其当辟阳侯,审食其与吕后不干不净,刘邦作为一代英主,竟然被吕后和审食其所欺(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高常侍集》卷五)。那么,吕后和审食其的这桩绯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呢?

刘邦参加了三年反秦战斗,初步组建了自己的集团;汉二年四月,刘邦在还定三秦之后,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打到了西楚都城彭城。

此时的项羽正在齐地忙于平叛,刘邦趁虚而入打进了西楚国都彭城。

刘邦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消灭项羽集团;二是要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但是,刘邦到了彭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接亲人,反而在彭城忙于接收项羽从秦朝都城带来的美女、财宝。

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曾经给刘邦下过一个定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贪财好色,刘邦打到彭城之后的表现验证了范增的评价。

等到项羽杀回彭城,刘邦才急忙派人去接家属,但是,此时项羽也已经派人去找刘邦的家属。刘邦的家属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早在项羽来人之前就已经躲起来了。结果,刘邦派来接家属的人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项羽派来找刘邦家属的人也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不仅如此,而且刘邦的父亲、妻子与刘邦的儿子、女儿还在忙乱中相互走失了。刘邦的父亲、妻子从小路去找刘邦,结果正好遇上项羽的军队,成了项羽的俘虏,被迫成为人质。刘邦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遇到逃亡中的刘邦,尽管刘邦表现不佳,三番五次地踹他的儿子、女儿下车,但最终刘邦的儿子、女儿还是随同其父刘邦逃出来了。

吕雉与刘邦其父太公却从此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

刘邦起兵反秦之时,生死未卜,不带妻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刘邦起兵到攻下彭城,这中间已经过了三年的反秦斗争和项羽分封后的一年半。按常理说,四年多未见妻子,如果两人的感情亲密,刘邦恐怕早就忙着接妻子了。但是,这位未来的汉高祖来到彭城,忙于接收当年他进入秦都咸阳时就垂涎三尺的秦宫中的财宝和美女(当时打不过项羽,眼睁睁看着项羽照单全收了),为他坐过牢的吕雉早就被刘邦扔到一边去了。应当说,刘邦打到彭城而没有及时接他的父亲、妻子,是刘邦的过失。

吕雉这次做人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从主观上讲,彭城与沛县相距只有二百里。如果刘邦把接回四年半分居的妻子一事当作一件事来办,应当说不是一件难办的事。

从客观上讲,刘邦这一次是与项羽第一次正面交锋,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军事上绝对不是项羽的对手,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在彭城败得一塌糊涂,败得连接老爸、接老婆、接孩子都顾不上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刘邦在汉元年被封为汉王到达汉中后,遇到了能歌善舞的戚(Qī,漆)夫人。两人恩恩爱爱,感情非常之好。此时,刘邦已是五十多岁了,戚夫人正当青春妙龄。

总而言之,由于刘邦自己安排不当,导致盼了四年多夫妻团圆的吕雉不但没有和老公团圆,反而成为项羽手中的人质。项羽虽然不会像沛县狱卒一样虐待吕雉,但是,作为吕雉来讲,内心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史书中间没有任何记载显示吕雉对刘邦的怨恨。可见,吕雉对刘邦还是比较宽容的。

而且,吕雉在为人质的两年多时间内,还遇到了一件灾难。汉四年,刘邦、项羽荥阳对峙之时,无奈的项羽忽发奇想:以烹太公相威胁。项羽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要挟刘邦,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吃这一套,竟然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和项羽都受怀王的命令伐秦,又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我也跟着一块儿喝汤(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怒,要烹太公,幸亏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未杀太公。这件事虽然史书记载的是杀太公,如果真的烹了太公,吕后能躲得过去吗?绝对不可能躲过去!项羽一旦感到绝望——人质不能起到威慑刘邦的作用,他岂能白白养着刘邦的老婆?

这场危机由于项伯相救,说了一番杀太公没有任何作用,只能使两家的仇结得更深之类的话,项羽才平息了怒气。太公得以躲过一劫,吕后也因此得以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