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朝遭受着冲击(第2/11页)

从大清帝国建立伊始,一直到道光皇帝登基之前,总体来说帝国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也曾经开放过海禁,但那只是权宜之计,随后便以英国海盗破坏贸易和平为由,重新关闭了通商口岸,这实在是因噎废食的表现。

可是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旋涡中,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虽然大清帝国自认为闭关锁国理所当然,但英国人可不这么想。从1755年到道光皇帝即位之前的1816年,英国人没有放弃开发中国这片黄金领土,而且在最初的阶段,是采用东印度公司商人交涉的方式,试图将大清帝国拉回“世界贸易”的家庭中来。到了工业革命起步之后,其海外市场的开拓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一改商人之间的交涉往来方式,转变成两国政府间的官方往来。

在那个时代,两国最为著名的官方往来,是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来到中国的那次访问。这次访问,英国政府借着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了七百多人的庞大团队,带着价值约一万五千英镑的“贡品”,其中包括天文仪器、地理仪器、图书、毛毡、军需用品、车辆等,以取悦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这次官方交往,虽然乾隆皇帝分两次接见了马戛尔尼,也算是优礼有加,并颁赐了大批玉器、瓷器、彩缎、茶叶等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欢而散,因为在涉及核心问题上,两个国家的想法简直是南辕北辙。

事实上,双方这次来往,从还没见面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产生了分歧,这一点从当时帝国的大臣们呈上的奏折,以及皇帝陛下颁布的谕旨内容就可以看出来。

2. 隐藏的分歧

有英吉利国夷人啵啷哑哩免质臣等来广禀称:国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万寿,未及叩祝,今遣使臣吗嘎尔呢(马戛尔尼)由海道至天津赴京等语。并译出原禀进呈。阅其呈词,极为恭顺恳挚,因俯允所请,以遂其航海向化之忱。并以海洋风信靡常,该贡使船只或于闽、浙、江南、山东等处近海口岸收泊,亦未可定。因降旨海疆各督、抚,如遇该国贡船进口,即委员照料护送进京。因思乾隆十八年西洋博尔都噶尔国遣使进贡,系由广东澳门收泊……

今英吉利国王涉历重洋,远道祝嘏,具见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唯是外夷各国,凡遇进贡,俱由例准进口省份,先将副表贡单呈明督、抚,奏奉允准之后,委员伴送使臣,赍带贡物,赴京呈进……

上述一封奏折、一份谕旨的内容,是节选自1792年下半年到1793年上半年时任广东巡抚郭世勋呈上的奏折、乾隆皇帝针对马戛尔尼来访颁布的谕旨。那个时候马戛尔尼虽然已经启程来华,但还没有到达。从奏折和谕旨的内容来看,大清帝国从皇帝到大臣都认为此次英国使团的到来就是为了给皇帝陛下祝寿,所以对于贡品是十分看重的,以至对马戛尔尼已经启程,但贡品并没有被他带在身边的做法颇有微词。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禁对当时帝国统治者的幼稚感到悲哀。但当时大清帝国确实没有其他想法,对于贡品的看重,背后隐藏的则是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可以说从大清帝国方面,心态上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与向来崇尚平等自由理念的英国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从起点上,双方在理念上就没有找到契合点,这也为本次官方正式见面蒙上了一丝阴霾。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国家的外交来往,少不了公文之间的交流,对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双方如何沟通,这在当时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意探讨在这个问题上翻译人才所发挥的作用,更何况大清帝国当时不可能具有专业的翻译工作者。但从结果来看,双方接触伊始,大清帝国负责翻译工作的人,或许出于一种投机心理,或许是一种“媚上心态”的惯性思维使然,于是对英国人所表达的意图,进行了某种曲意的篡改。

例如,英国人在呈上的国书写带来的东西时,称之为“礼物”,但到了呈献给乾隆皇帝的奏文中,“礼物”就变成了“贡品”。东西虽然还是那些东西,但从“礼物”到“贡品”,完全是将平等关系变成了上下附属关系,将马戛尔尼当成了运送贡品的“钦差大臣”。而且当货物到达北京后,双方交接人员也因为究竟是“礼物”还是“贡品”吵得面红耳赤。

好吧!或许在马戛尔尼看来,既然到了人家的国土上,就要入乡随俗。他本以为这只是两国文化不同造成的观念差异,算是个小误会,但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前方等待他的要遵守的规矩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