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二王相会(第2/2页)

由于李祎为官清廉,治理严办,不论官员还是百姓敬畏且信服他,李隆基对之也非常器重,被朝廷日渐重用,被调任京城为光禄卿,随后又调任将作大匠。

后来因母亲去世,李祎丁忧三年。丧期未满被复起为瀛洲刺史,但李祎心怀至孝,上表坚决请求服满三年之丧。

李隆基准许。

三年期满,李祎丁忧期满复出,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开始掌握军权。

荆南武陵,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李祎奉命前往讨伐,生擒行璋,斩其党三万余级。

邕州贼帅梁大海拥宾、横等数州反叛。李祎再次出战,生擒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斩余党二万余级。

泷州首领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聚徒作乱,陷四十余城。陈行范自称帝,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冯璘称南越王,割据岭表。李祎、杨思勖率兵南下,平定泷州之患,加封为信安郡王。

大唐疆域有十大节度使,但细分起来以四人名望最高。

裴旻当之无愧,西方称雄。

张守珪立足东北十数年,不管局面怎样,确实也护住东北疆域。

他们两人是老牌名帅。

而西南的哥舒翰与江南的李祎则是后起之秀。

哥舒翰一战灭南诏,虎步南蛮。

李祎纵横岭南一带,名副其实的江南守护神。

相比张守珪的拖拖拉拉,李祎三战胜得可是干净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原来是信安郡王,公之威名,旻也是如雷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