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闻风涌动(第3/3页)

在唐朝,最高的刑法机构,毫无疑问是大理寺。

至秦汉时期,大理寺的前身,廷尉就主刑狱,审核各地刑狱重案。

隋唐时期,大理寺的职权范围更广。

尤其是大理寺出了狄仁杰、徐有功这两位刑法奇才。

狄仁杰判案如神,用了一年时间,把积压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员多达一万七千人,事后竟然一个喊冤的都没有。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在当时传为佳话。

而徐有功在司法任上干了十五年,前后执正大案七百余件,救人数以万计。他既不为己谋利,也不为君主之私欲所动摇,多次为求一个公道,顶撞武则天,给武则天罢官两次,三次赐死。

在他们的出力下,大理寺威望一时无两,远远的凌驾御史台、刑部,手中所掌控的权力自然也是三司法中最大的。

现今的大理寺卿叫韦见素。

韦见素是个能臣干吏,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

直至今日,大理寺卿。

韦见素的崛起,固然离不开父亲韦凑的蒙荫,却也是凭借自身的干练,一步走到今日这个地位的。

相比御史台、刑部、京兆府的清闲,韦见素可就忙碌的多。

毕竟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审核各地刑狱重案。

不只是京师长安,天下所有重大案件皆由大理寺负责的。

这些日子,韦见素在处理一件惨无人道的灭门案件,忙的是不可开交。

这突然得到贺知章当街遇袭,韦见素忍不住,身子晃了晃,带着几分悲催的以手扶额,无奈道:“韦某这是得罪谁了,这样遭罪?”

他无可奈何的拍了拍脸,顿了顿道:“灭门案,经年无果,暂且搁置。胆敢袭杀朝廷大臣,简直无法无天。立刻通知京兆府,将此案交由大理寺负责。”

这种天大的案件,大理寺是责无旁贷的。

大理寺卿徐峤忍不住道:“遇袭的可是裴郡王的兄长,此事揽到身上,岂不是由我们大理寺揽祸?”

韦见素叹道:“这种案子,就算我们不接,祸也会从天上来。既是如此,不如痛快一点,不过我们大理寺不痛快,京兆府、刑部、御史台都别想痛快!上表陛下,让京兆府、刑部、御史台一并辅助我们大理寺处理此案!”

裴旻的怒火还未涌出,因为他的关系,整个京畿的司法部门,先一步闻风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