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亲吻冰雪之巅(第6/6页)

等到马达声平稳起来,飞机已经钻出厚厚的云层,父亲通过折射的阳光判断,飞机不是向西而是改朝北方飞行。也就是说,飞机即将飞越“驼峰航线”的“峰”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了。

机舱的红灯又闪烁起来,机长再次出来的时候已经头戴毛皮帽子,身穿厚厚的皮夹克了。他面色严峻地告诉大家:“虽然我们避开了敌机的拦截,但是我们要经历冰河世纪一般的寒冷了。运输机是货机,没有客机的充氧和保暖设施。现在听我命令,请打开行李,把你们所有的衣服毯子都裹在身上,互相挤紧以保持体温。”

大家看看美国机长如临大敌的冬装,才觉出问题的严重性,可登机前他们遵照来自重庆的命令,把所有的行李装备都留在地面上了,现在他们除了一身单军装外别无他物,怎么抵御即将到来的冰河世纪呢?胡君装出满不在乎的口气道:“我建议开个高空派对,跳跳舞什么的就不会冷了。”

机长严厉警告说:“先生们,请不要开玩笑,飞机将要爬升到极限高度,因为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机舱里不仅会缺氧,还会结冰,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因此无法活着走出机舱。”

新兵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都嚷嚷说不怕冷,坚持坚持就过去了。虎头还逞能说,咱三九寒冬还常常要洗冷水澡呢。胡君则豪言学校组织冬泳,他还得过第一名。父亲虽然不大清楚机长的警告有多严重,但是他觉得事情一定不会像冬泳那样简单,机舱结冰与洗冷水澡也肯定不是一回事。美国驾驶员都穿着厚厚的皮毛夹克,还有专供机组人员的吸氧设备。可这些货舱里的新兵,该如何应付即将到来的缺氧和低温严寒呢?

很快机长预言的冰河世纪就降临了,随着马达吼叫,飞机就像一艘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机身剧烈颠簸,机舱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新兵嘴里哈出了白烟,不多久连热气也结成了一层冰凌。可怕的严寒迅速瓦解了新兵的斗志。父亲从舷窗玻璃上看见自己的脸色由红转白,再转青紫,然后就有像墨汁一样的颜色浸染开来,好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他脸上泼墨作画一样。牙齿也开始打架,它们根本不服从来自大脑的命令,彼此发出的热烈声响简直快要跟飞机抖动一样震耳欲聋了。更可怕的是,眼皮也开始打架,他知道这种危险状态叫做“高空缺氧”,如果睡过去就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去敲驾驶舱的门求救。

机长一开门就明白发生了什么,父亲告诉机长,新兵的行李都留在了地面上,所以请想办法救救大家。机长二话不说,打开行李间搬出一些厚帆布来扔给大家。这些厚帆布原本是保养飞机用的,又脏又硬而且散发出一股刺鼻难闻的机油味,如果放在平时,谁会拿一堆破布当宝贝呢?但是现在却不同,它简直就是受难者的诺亚方舟,是机舱里抵御严寒的城堡,是新兵穿越冰河世纪的生命保险箱。

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被飞机下降的抖动惊醒,钻出帆布,觉得不再那么寒冷,再看舷窗外面,一瞬间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缭绕在冰峰雪谷间的云雾正在散开,一位圣洁无比的冰雪女神矗立于天地之间,阳光彩带簇拥着她,重重叠叠的冰雪城墙如同女神的宫殿。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境珠穆朗玛峰吗?

“没错,它就是伟大的珠穆朗玛峰,即使我们飞行员一睹其真容的几率也仅有百分之一。”美国机长站在父亲后面轻声说。父亲感激地朝他点点头,要不是他的厚帆布,他们很可能已经变成飘落在喜马拉雅山上的雪花了。机长告诉他:“赶快唤醒你的同伴,继续睡下去会有危险的。”

随着飞机继续下降,大地像一幅倾斜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黛青色的山峦渐次融入绿地,森林像波浪一样从山间涌出来,遥远的地平线划出一道隐隐的弧形,好像连接着另外一个世界。忽然有人激动地嚷道:“快看,村庄!”

一座炊烟缭绕的村庄像小岛一样浮现在飞机下方,很快又出现第二座,第三座……伴随大片整齐的庄稼、弯曲的河流和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纷纷浮现出来。这些经历千辛万苦,跨越万水千山的年轻人终于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端,这里将是他们通往战场的出发地——

印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