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开武举(第2/3页)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嗯,你的想法越发成熟了,不过,我不擅长这些,你最好还是把你的想法拿去跟你父皇,还有房相他们多商量商量,这或许不失为一条路子。”

想要一统欧亚大陆,最大的难题还是拜占庭帝国,因为他们有四千多万的人口基数,有悠久的文化传承,战争潜力十分巨大,历史上的大食人那么凶猛,也只能打败他们,灭不了他们。

而阴谋诡计和战略战术布置,不是孙享福的特长,他的才能只是搞发展,提升国力,所以,没有多发表意见。

李承乾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对西域的计划,第一步,肯定不是直接开战,而是以非战的手段,能吃下多少是多少,所以,李承乾又开口问道,“父皇赐给了您可以通行天下,规划所有地方农耕事务的节符,据您估计,明年我大唐的粮食产出,可以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升多少?”

孙享福略微思考之后,答道,“最多两成。”

李承乾闻言有些意外道,“咱们引进了这么多高产粮食作物,才增加两成么?”

孙享福笑了笑道,“能增加两成,已经不错了,这些高产作物,明年还做不到向全国推广,另外,百姓们种植粮食类作物,经济价值不够高,所以,他们会越发愿意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如果朝廷像以往一样,强行用政策干预,就是违背市场规则,这会导致农民百姓收入减少,在购买一些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上,花销又变大,产生不满情绪。而且,两成的增长,其实已经不少了,毕竟,咱们现在产出的基数大,两成,差不多就是一亿多石,足够养活一千多万人口了,如果往后每年都保持这个增速的话,十年之内,足以养活整个欧亚大陆的人口。”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听老师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其实,这段时间,向朝廷表达了臣服意愿的王国,不下三十个,他们的实力虽然不强,但总人口加起来,至少也有七八百万,只是现在,臣服的条件,还在具体谈而已。”

“凡是想要从咱们这里得到好处,而选择臣服的,都未必是真心臣服,其实可以暂时不理他们,按照咱们自己的战略步骤,有节奏的接受预期之内的王国臣服就行。你要知道,咱们一旦开始将这些小王国的地盘并入大唐领土,势必会引起西方几大帝国的不满,他们现在之所以对大唐这么友好,大量采购咱们的商品,是因为咱们大唐虽然强大,却并没有向西域扩张,靠武力去侵占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乐得卖咱们个好,通过与咱们商贸,强大自身的实力。而暂时放任这些国家存在于他们几大帝国之间,像拜占庭帝国,为了避免本国的国力受损,就会让这些臣属小王国,帮他们抵挡大食人,这些使得那些小王国,与他们离心离德,心向咱们大唐。最完美的扩张,不是给利益这些小王国的国王交换而来的扩张,而是得到这些小王国治下的百姓民心,让他们不再那么容易脱离我们,至于那些土地,人心都是我们的了,它还离成为我们的,还远吗?”孙享福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观点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老师之言有理,回头,我给他们回复的时候,会做一些调整,此外,学生还有一事要请教您。”

孙现很是干脆的道,“你说吧!”

李承乾依言道,“此前,我在长安监国的时候,有朝臣上奏,请开武举,选拔武官,可是,岳父大人看了奏折之后,却直接建议我拒绝,不知,老师以为,该当如何?”

李承乾所说的岳父大人,自然是现任兵部尚书侯君集,他现在,是将门的绝对代表人物,他建议李承乾拒绝,也就是说,开武举,威触犯到了他们将门的利益。

此前,开军事学院的时候,他们这些将门勋贵那是举双手赞成的,这些人家里别的不多,就是儿子多,朝廷开了军事学院,不让他们将门子弟入学就读,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而大家都知道,大唐未来的武官,必出军事学院,也就是说,这个军事学院开起来,能够让他们将门团体的权力,地位,得到很好的传承。

可是,开武举就不同了,那是面向全天下选拔人才,会成为寒门子弟的晋升通道,打破他们将门子弟独霸武官权力,将其世代传承下去的美梦,这他们自然就不会赞同了,侯君集作为将门的代表人物,自然是要被推出来,维护将门的利益的。

而且,侯君集是李承乾的岳父,李承乾天然的支持者,李承乾肯定是不好出言拒绝他的,所以,这事就一直拖延了下来,包括后来李世民回朝,李承乾都没敢再提起这事,因为,不了了之,是将门团体最希望看到的,只要他再把这事提出来说,就是代表他不同意侯君集的建议,损害了将门团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