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善阳景象(第2/3页)

现在,这些樱桃都被采摘下来,品相好的,放入冰车,运送到定襄的大冷库保存,供稍后即将陆续抵达的各国运动员,游客食用。品相差些的,会被用于做水果罐头,酿酒等。

“呵呵,正明在生发之道的才能,当真是无人可及。”

听褚遂良说善阳的游客们在这边大幅的消费,长孙皇后恨不得跑到善阳已经开业了半年多的商业广场去看一看,不过,很快她就多了一些想法,眼睛不由的像街道两旁,生意火爆的临街商铺看去。

“娘娘可是想到了商业广场?”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道,“正是,这善阳的临街商铺如此紧凑密集,而且生活红火,商业广场的生意,只怕未必见得有多好吧!”

褚遂良闻言笑道,“这个娘娘可就猜错了,善阳商业广场的生意,不是好,是非常好,因为它与这些临街商铺所经营的范围并不冲突。此前孙少师还在任安北大都督的时候,就对善阳的商业格局有所规划,商业广场所在的地方,有善阳唯一的一个大型免费游乐场,所售的货物,也并非临街商铺所售的北地特产,那边有全国各地的美食,数十种民族风格的成衣,胡人百姓最喜爱的金银饰物等等,当然,这些都还不是主要的。胡人开设的商铺,才是那边最吸引客商的地方,原先只有在每年西域胡商来我大唐走商的时候,市场上才有的售卖的西域特产,由于货物的出产量少,往往比较紧俏。现在却不一样了,像驼毛毯,葡萄干,黑松露,白松露,各种特色香料等等,都在西域胡商,在商场里开设了长期售卖的店铺,这些商铺售卖的东西与善阳原本的产业,各有千秋,受到了很多咱们汉人游客的喜爱。”

“西域胡商开设的店铺?”

褚遂良点点头道,“是的,他们一早就拿到了善阳的户籍,虽然种族不同,但也算是我大唐百姓,开商铺,纳商税,与我大唐百姓,一般无二。”

闻言,车驾上的李世民夫妇同时点了点头。

这才是孙享福在北地所施展的一系列手段的厉害之处,它把北地打造成了一个大熔炉,不断的吸纳着周边的人口和财富,光是这几年加入大唐户籍的西域胡人商贾,可就超过了万户,而这些商贾,通常都是西域那边比较富裕的上层人士,他们所带过来的人口,奴隶劳工等等,每年至少是十万起,以那边几万,十几万人口就是一个国家规模来计算,等于是每年在无形之中,就灭掉了一国家,不仅不费一兵一卒,还在不断的给国家创造利益,可比战争手段高明的多。

不多时,皇帝的车驾就到了城北的行宫处,看到这座风格迥异的大建筑,坐在最前面车驾上的李渊,顿时就乐了。

‘水晶宫殿’

这是李渊看到这处行宫之后,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字眼。

而李世民,则是早就查看过这处行宫的主体建筑,对于装修成型之后的宫殿,他倒是并没有多少意外,连岭南的冯盎都修的起玻璃窗户的宫殿,善阳这处万民宫,多用些玻璃,也不足为奇,他让褚遂良陪着像孩子一样屁颠屁颠的跑到行宫里参观的李渊,自己挽着长孙皇后的手,往行宫里面缓步走去。

“难怪陛下对于善阳这处行宫念念不忘,原来修的这般华美。”

“呵呵,这不算什么,定襄那边,冲儿还为咱们准备了更漂亮的行宫。”

“更好的?”

“是啊!定襄可是北地在修建上面投入最大的城池,比善阳的投入还要大好几倍,现在算起来,已经修了整整五年了。”

在一个修建一座皇宫,都只需要九个月时间的年代,动用几十万人,花五年的时间修建一座城池,其修建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要知道,长安城现在的皇城,后宫,所有的宫殿,都是隋朝开皇年间,宇文恺用了仅仅九个月的时间修建而成的。

而长孙冲修定襄城,动用的人数,比宇文恺多几倍,建造技术,更是高明的多,他用整整五年的时间修建的一座城,如果只是算规模,会比长安的皇宫的规模要大十倍,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他的大小,与善阳的差距其实不大,主要是在精细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楼宇式建筑,遍布全城,能够供更多的人口居住,而且,便捷度更高。

“既然定襄这么好,为何陛下不直接去定襄,却是要在善阳这边等到运动大会开始之前才过去?”

说到这个,李世民莞尔一笑道,“用正明的话说,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要最后出场了,朕要等各国的国主,参赛团队全部都到了之后,才去定襄,让他们恭迎朕,而不是朕早早的去到定襄,迎接那些番邦小国的国主。另外,冲儿这段时间只怕是够忙的,朕可不想去打乱他的工作节奏,把十六卫的大军调给他安排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