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以往和未来(第2/3页)

以往,整个大唐的税收才三百万贯左右,可孙享福现在却说,光是偏僻的岭南的税收,就会有一百万贯以上,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因为这是事实。

去年关中大旱的时候,岭南就白白送给了朝廷几百万石粮食,以当时的市价算,那至少都是好几百万贯,而如今,粮食产出,都已经算不得他们的收入大头了,因为他们还有糖,有精制海盐,有即将大批量制造的水果罐头,海上贸易等等,加在一起,创税一百万贯,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所以,当知道盐糖之利的大臣们听到孙享福说这个的时候,都纷纷点了点头,继续将目光汇聚到他这里,等待他的下文。

“第二,是渭南新城,明年,新城的建设力度,将会比今年还要大些,而且,有部分产业,将会大量出货,诸位知道,这意味着朝廷的税收将会增加多少吗?”

众多朝臣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则是抑制不住的想要挪动一下自己的脚,握一握自己砂锅大的拳头,显然,他内心里,是无比兴奋的,只是尽量在保持克制而已。

“我还是用比较具体的数据来说话,大家的感官才直接一些,免得别人说我胡编乱造。就拿几年就会开始出货的冶炼厂来说,目前为止,它就已经接到了朝廷超过一千万贯的军事装备订单,也就是说,按照朝廷三十税一的标准来算,光是冶炼厂的这一张军购订单,就将为朝廷创造三十几万贯以上的税收,而,冶炼厂,只有这一张订单吗?”

孙享福的问话没有人答,他自己摇了摇头道,“肯定不止。”

“明年,由长孙氏组织众多长安勋贵投资建设的四处商业广场,将会在冶炼厂采购超过两百万贯以上的钢筋。

由幸福村投资的各项工厂,造车厂,也将会大量采购钢铁制品,还有冶炼厂本身要锻造,对外出售的民用钢铁制品,总额加起来,比起朝廷的军购订单,至少高出两倍,也就是说,光是一个冶炼厂就能为朝廷创造百万贯以上的税收。

还有如水泥,木料,砖瓦,琉璃,家具装饰用品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商品,全部都会有人大量采购,这些交易,也全部都会为朝廷创造税收,最最保守估计,这些商品也将会为朝廷创造三百万贯以上的税收。

而且,还有另外一项税收大头,那便是新的税法实施后,对于劳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诸位大人可别以为每个人每个月几十百把文的税收不算什么,要是关中各地的劳工数量突破一两百万,那么,它每个月至少要为朝廷创造几十万贯的税收,一年下来,也是几百万贯。”

孙享福说到这里,朝廷上就只剩下大臣们抽冷气的声音了,他说的这些税收,可都是新增的啊!也就是说,将会是未来朝廷结余下来的。

国家一旦开始进入工业化,那么,产值跟以往的农业社会,就完全是两个层次,他所说的每一项,都是言之有物,确确实实能为朝廷带来税收的点,没有人能反驳。

而且,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话,一般是放在最后说,那么,孙享福还有第三个方面没有说呢!

“数百万劳工,创造的,不仅仅是渭南的税收,随着渭南的工厂开业,制造出来的大量的商品在市面上面流通,就会刺激整个大唐市面上的交易,随着各个商业广场的开设,会让大唐的整个商业交易环境更加便利,使得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更多的钱在市面上面滚动了,所有的金钱滚动,朝廷都能在交易环节征到税收,到底能收多少钱,你们自己想吧!我反正给不出一个具体数字来了。”

大工程一起做起来的效果,就像是一轮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于国家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孙享福用自己的农耕技术,逐渐的补齐了大唐的原始产出短板,那么,现在,再将工商业的短板补齐,那么,最后还差那一块短板?

士人,管理阶层的短板。

没有足够的管理人才,那么,他所描述的这些场景,就没那么容易实现,所以,像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惯于政治的智者,稍微一琢磨,就吃透了其中要害。

摊子铺开了,就必须要有管理摊子的人手,如果这个安排人手的过程中,还能瓦解世家系官员对于地方的控制,那就更加完美了。

就像善阳一样,虽然孙享福大量的任用了王氏子弟为官,但是,王氏并不能对孙享福的管理指手画脚,因为孙享福借鉴后世的一些分权制度,和管理体系,让官员即便是想作恶,也作不了大恶。

“陛下,臣以为,孙都督说的有理,官员体系更加全面,管理的就会更加细致,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越发复杂的局面。而以往的税收,只能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像今年,朝廷的税收结余,不是比去年多了一倍以上么?安知明年不能继续增加?而且,朝廷如果供养不起那么多的官员,大可以让这些实习生转正的时间推后,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实践,对于他们将来主政一地,总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