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各种忙(第2/3页)

他还看到了唐奉义给他写的信,他觉得从善阳输出农具到遥远的上齐太不划算了,想要将善阳木工作坊以及铁料作坊三分之一的人手分到上齐那些去建立新作坊,直接在那边生产,有条件的话,还想将更多善阳的工厂在那边开分厂,不过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可能要找善阳钱庄贷款。

周纯则是直接给孙享福报过来了一组在四座新建的郡城投资房地产,所需要的资金数额,投资当然不小,需要很多贷款。

而张行成,宇文节,也给孙享福报过来了修建上齐城和乌兰城的启动资金预算,都是百万贯起,如此一来,这孙享福在善阳的私人钱财,差不多又要全部投资出去,而安北大都护府的公账上,可能会欠下好几百万贯的巨债,倒是让善阳的钱庄,也跟长安的钱庄一样,拉响了贷款红色警报。

给所有的公文和信件做了批示和回复之后,又到了午夜时分,红梅和春桃来请孙享福就寝,感觉身体已经被掏空的孙享福,有些害怕的夹了夹腿,决定今天晚上就睡书房了,明天还要给两个孩子摆满月酒呢!精神太差可不行,倒是叫红梅和春桃好一阵笑。

能够在午夜之前睡觉,算是幸福的,李世民就没有孙享福那么幸福,他每天要批阅的奏折和要收听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尤其是国家在处于改革和对外战争的关键时刻。

“陛下,五姓七家对于此次没有能进入权利中枢颇有微词。”

“他们私下里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说,陛下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乱改革,是要出大乱子的,治理百姓从来不缺好的政策,缺的是让百姓服从的手段……”

闻言,李世民却是想笑,世家子还是以为,只有他们才能让百姓们乖乖的听话呢!殊不知,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百姓们虽然无知,但也知道谁对他们好,现在朝廷管理百姓的方式,已经从给他们立规矩,剥削他们,转变到了帮他们更好生产生活,百姓能不服从才怪。

“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谋划吗?”

“目前没有,不过他们各家的各项资源,都在加速往关外走,他们对于那孤悬在外的土地,似乎比孙都督想象中要狂热。”

“他们是在选择逃避,以为离朕皇帝远远的,朕就管不了他们了,也罢,等他们帮朕把那些边地开发好了,朕再动手收拾他们。党项各部和吐谷浑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朕要尽快知晓,调集陇右那边的所有人马,深入他们境内查探,朕不光是要知道他们境内的地形,人口,生活风俗,还需要一个恰当的介入机会。”

“微臣会立即去办。”

“行了,今天就说到这吧!皇后又该催朕就寝了。”

李世民手上的这把牌太好,民心所向,如果他没有太多进取心的话,以大唐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军力,守成绰绰有余。

所以,世家子们刚开始或许没有反应过来,现在,却都醒悟了过来,置换田地到关外的边地,就是他们保存实力,避免跟李世民冲突的一种手段。

在保存了实力之后,他们随时可以发动像这次城门口拦驾的类似事件,给李世民添麻烦,所以,想要国内少些麻烦,你最好也别找他们的麻烦,达成默契了,大家都安稳。

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在越发强大之后,跟世家子们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没有产生什么大规模的流血事件,现在,这个时期提前几年到来了。

“陛下,今日正明府上送来了鲸鱼肉,御膳房做了鱼肉羹汤,您吃一些再歇息吧!对了,他府上明日要为两个孩子摆满月酒,您可想好了送什么贺礼吗?”

“朕诸事繁忙,倒是没有想过,你拿主意就好。”李世民闻着那鲸鱼肉羮汤,煲的极香,便接过来吃喝了起来道。

“臣妾以为,再多的赏赐,也不如亲临他府上来的好,明日十五,陛下可有空闲?”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成亲多年,对她的了解不要太多,只看她的眼神,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情。

“怎么,孙府又有什么来钱的生意可以做么?”

“却是瞒不过陛下,兄长昨日不是上奏了陛下,要在长安实行像善阳一样开放的政策么,有一些场所,臣妾想和孙家合作经营。”

长孙皇后说到这个,倒是叫李世民想起了在善阳居住的这段时间的情景,在那边,随时可以上街溜达散心,即便是这个时辰,在街上吃几串烤羊肉串,喝点百花酒,或者奶酒,也是蛮舒服的。

同时,他也想起了长孙无忌那封拆除长安城内一部分坊墙,逐步解除宵禁,实行开放管理政策的折子。

此法倒是可行,不过,真正的如何搞活市场,让百姓,官府,甚至是皇家各方都得利,还得问问孙享福具体该怎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