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岭南派官(第2/2页)

整个过程中,他不仅赚到了口碑,获得朝臣们的感谢,还将会赚取到巨大的实际利益,何乐而不为。

当然,也有人看出了这些东西背后的一些问题,比如魏征,他觉得,岭南既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产出,那么朝廷就应该派出更多的官员,帮助岭南更好的发展。

对此,已经获得上朝资格的冯智戴是举双手赞成的,他将岭南的一些治理难的情况当着满朝文武说了一通,听完之后,原本还想去岭南赚取些利益的朝臣们反而闭嘴不言了。

在气候恶劣,而且随时有可能被暴起的百越部落伤害的地方为官,那个朝臣愿意?而且,冯智戴说了,朝廷派去的官员,必须要用怀柔的政策,要甘心帮那些部落做事,带着他们富裕,那么,谁愿意干这吃亏不讨好的事情?

当然还是有人愿意干的,这不,刚获得列朝资格的弘文馆学士,新晋的银青光禄大夫虞世南就说话了,弘文馆有一批学子愿意去岭南为官,并且,直接将名单交给了皇帝,大家这才知道,这是皇帝和某些人商量好的戏码。

大唐此时还并没有恢复科举,那么,官员的主要来源是大臣举荐,吏部考核,对于官员该有什么样的德行,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朝廷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制度,不仅如此,被考核的人还必须出自正规学府,弘文馆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上官仪和刘永等人为首的十几个弘文馆学生被列入了吏部的考察范围,如无意外的话,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将成为岭南各州县的县令,或者功曹之类八九品的官员。

当然,朝臣们不可能想的到,这些还没被派去岭南的人,竟然都与孙享福的关系较好,去到了岭南,也会心甘情愿的为朝廷,为民族融合而尽力,因为他们私下里已经得到了李世民的许诺,如果岭南的事情他们办的好了,将来的升迁肯定没有阻碍,朝廷会让这些善于治理化外之民的人才做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