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分天下(第6/7页)

果然,没出两个时辰,就在小乔回到家中,坐在大堂上痴望那乳钟时,消息传来了。曹操派曹仁出兵攻打章陵、襄阳,主公带着他的五千精兵进了荆州城。然而,负责主攻的,不是周郎,而是被主公假意射杀却私下悄悄复职的大将吕蒙!大都督在哪里?小乔听到传令兵来传达消息时,用惊骇又惶惑的语气纳闷地问。“哪个大都督?”那传令兵也纳闷地问,随后又立刻反应过来,告诉小乔主公已经命吕蒙继任大都督,并将都督府设在了荆州。小乔再也忍受不住,痛苦地惊叫起来:“那周郎呢?我的周郎在哪里?”那传令兵见她失态,只默默看了她一眼,便迅速地退下去了。接着便是她发了疯似的出门,她再也顾不得体面,到处找人打探周郎的消息。有的说他战死了,并言之凿凿,说亲眼看见他倒在了关平的刀下;有的说他被活捉,关羽父子准备将他劝降;还有一种说法最令她毛骨悚然,他们说他根本就没有抵达荆州,之前的攻城之所以大败,正因为群龙无首。然而,所有这些说法并不让她伤心,真正让她伤心的,是好些人在面对她时欲言又止的缄默,还有,是有人不仅不愿意见到她,甚至还故意回避她,比如东吴主公孙权。

不过,幸好这样的煎熬没有持续太久,不然她不知自己几时会发疯。大约半个月后,从荆州传来关羽被徐晃、吕蒙夹击,兵败被杀的消息。吴宫朝野群情振奋,整个江东都沸腾了,不用说,主公孙权的威望一下子到达了顶峰,还有大将吕蒙,一下子受到了所有人的瞩目。就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她接到了一张令她心如死灰的诏书。自周郎失踪,不到短短一个月,原先热闹非凡、气象森然的大都督府早已门前冷落,灰败黯淡。那是一个阴沉沉的早晨,小乔正站在后花园的海棠树下伤怀,突然听见人报说主公的诏书到了。她忙回到大堂,跪下接诏,令她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宣读诏书的小黄门竟然念道:“大都督周瑜,心系东吴疆土,主动请求攻打益州,然而在回江陵准备行装的路上,不幸在巴丘身染重疾,不治而亡,时年三十六岁。”听到这里,她顿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至于后面念到的“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这让我今后还能依靠谁呢?我将为公瑾穿上丧服举哀,并亲自迎接灵柩……”她完全没有听见,还是后来查阅诏书才知道的。当时她的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她要离开江东,离得远远的,立刻,马上,而且越远越好!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从那天开始,昔日的大都督府的门口便由吴宫侍卫站岗,和吴侯刚刚薨毙后姐姐的遭遇一样,她被软禁了。

按照一开始的预感,小乔以为自己会被禁足一辈子,或者至少和姐姐一样,先在深宫中被关上一两年,然后在某个节日或祭日被送往山中清修。她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可让她意外的是,不过短短三天之后,守门的侍卫们便请她坐上门口装饰一新的宫车,说主公亲自差人来,带她去某个地方,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在那里等她。

那是一个临近中秋的晴朗的日子,辽阔的天幕像一汪淡蓝的湖水,路边的柳树、桦树伸展着深沉敦厚的绿,繁花已经凋谢,湿润的空气里洋溢着果实的甜香。小乔一身缟素,却在难掩激动的脸之上化了一层淡淡的妆。她虽还不知那即将见到的十分重要的人是谁,可凭着本能,她知道,是和周郎有关的人。当然,她早已抛却了幻想,接受了周郎早已不在人世的现实,可是在意识的最深处,她却渴望还能见他最后一面。

随着正午的临近,窗外的天色越来越亮。坐在车里的小乔无数次地抬手,抚摸自己滚烫发红的脸,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是没有用,随着阳光越来越刺目,马蹄声越来越急促,她心里的潮水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澎湃,几乎要跳出整个胸腔,跳出整个宫车!

终于,一抹熟悉的黄绿进入她的眼帘,那是一座雄壮而又美丽的城池,她虽从未亲见,可在周郎的描述中,在她自己无数次的梦境里,她俨然早就来过这里。

“停车!”她忽然趋下身去,拉开车帘,对前面驾车的侍卫喊道。

那侍卫听见她的声音,立刻“吁”了一声,惊慌地勒住缰绳。匆匆从马上跳下,跑到宫车的门前:“夫人有何吩咐?”

小乔凝视那雄壮的城关,微微抬起了眼睛,她的眼中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那是荆州吧?”

那侍卫忙低下头,郑重地应道:“正是!”

小乔脸上的血色突然消失了。她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猜测与判断,她的周郎在第一轮攻打荆州时殉国,而后,吕蒙才带着五千精兵拿下了荆州。如今,一切都即将得到证实!周郎死了,在攻打荆州的前一轮中就死了。可是为了顾全主公的颜面,为了将功劳施与想得到的人,所有的人都抹杀了这个事实。如今,主公良心发现,差人来请自己,不过是偷偷地运回他的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