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关羽之死(第5/6页)

“报,关羽正在不足十里外的帐中休息,随行将士只剩下五百余人!”一个传令兵朝马上的吕蒙疾驰而来,不疾不徐地禀报。

“哦!五百余人?那细作看清楚了?没有分兵到别处?”吕蒙问话的语气虽有疑问,可整个人却警觉地兴奋起来。这兴奋感是这样强烈,以至于他胯下的战马都感觉到了,因为它突然撅起了屁股,准备往远方奔腾而去。吕蒙忙一把拉住笼头,那战马只得在原地朝各个方位徒劳地转圈。

“看清楚了,没有!”那传令兵答。

吕蒙放开马缰,由着那战马往前奔跑了一会儿,又不动声色地勒住,转了一个方向,继续由着那畜生欢腾。就这样,来回奔走了好几个回合之后,吕蒙突然在马背上定住了身子,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对那传令兵道:“换周字旗,取主公劝降书送关羽!”

他话音一落,那传令兵即领命而去。吕蒙从马上下来,站在原地静静思索着。他在回忆昨天夜里收到主公从建业送来的劝降书。那劝降书是那样写的:“闻上将军为曹仁、徐晃所困,特派大将吕蒙前来相救。荆州一战,江东大都督周瑜殉国,吾不甚悲痛,上将军与荆州同归我东吴,必以礼厚之!”那劝降书里,主公故意没有提及数月前吕蒙带死士拿下荆州,而是搬出周瑜,将关羽失荆州全部归于周瑜,让吕蒙置身事外。还有,关羽明明遭遇徐晃和吕蒙的夹击,主公却说吕蒙是来救他的。吕蒙明白,这不是主公虚伪狡诈,而是因为深知关羽为人之骄矜。

关羽绝无投降东吴之可能,这一点吕蒙很清楚。可招降是主公的命令。而且几天前江陵太守麋芳、公安守将傅士仁归属东吴,不仅让吕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两座城池,而且让孤立无援的关羽深陷穷途。这让吕蒙不得不服。

信使很快回来了。他带回了让吕蒙震惊的消息,关羽决定投降,不过前提是东吴军必须后退十里,他将率军在南门相见。吕蒙思索良久,最终却将信将疑。大丈夫能屈能伸,关羽再英雄盖世,性命也只有一条。不投降就得死,因此投降不是不可能。不过兵不厌诈,比投降更可能的却是常见战法——诈降。因此,吕蒙在派人回禀主公之后,又急忙派人连夜深入敌后,在关羽可能逃走的路上设计重重兵马。

很快,夜晚过去了,清晨来临。石块似的大雨也渐渐停住,石针似的雨点淅淅沥沥砸落在黑灰色的城墙上。麦城的南门是一座刚被修葺一新的城门。关羽治军严谨,麦城虽在荆州郊外,可到底是荆州的门户之一。因此关羽对这里比吕蒙还是要熟悉很多。念及这点,吕蒙来到城下时,也就更加小心谨慎。吕蒙刚在城下驻扎不久,就有前锋将士来报,说远远地,已经在远镜中看见城头站着关羽的身影。那高大的身形,飘动的胡须,还有那威名远扬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都犹如巍然屹立于城墙之上的一尊天神。吕蒙便立刻遣开众人,亲自骑着战马往城墙上飞驰。

当吕蒙来到离关羽百米处时,才知道那人形有诈。那身影虽逼真,却随风晃动,在零星的细雨中淋落成串的水珠。这是一个由幡旗做成的假人,是一个用来蒙骗吴军和吕蒙的人形物。然而,在吕蒙眼中,这仓促间做成的用来脱身的东西,因轮廓情状酷似关羽,竟也不可思议地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吕蒙没有惊慌,反而在那幡旗下静静地发了好一会儿呆。不过尔尔呀,威震华夏的关羽,为脱身竟使出这一番蹩脚的诈降!难道他真的以为这种小儿把戏能瞒过自己?可悲啊可悲!物伤其类,他竟情不自禁地可怜起关羽来。

果然,当日傍晚,吕蒙接到吴军战报,在麦城西北的临沮,关羽在小路中了埋伏,赤兔马被绊马索绊倒,关羽真身为潘璋部下马忠所擒。他闻讯之后立刻上马启程,赶往临沮。

众星掩月的夜空,吕蒙在布满露珠的青草小径上一路疾行。在一处布满沙石的空旷地,他看见了丛丛火把之下被甲士们围困在圆圈中央的关羽。他那重枣似的脸膛变得十分黝黑,似乎布满了泥灰。宽阔的肩膀微微后缩着,好像刚刚遭受过重击。没有了赤兔马座驾,他扶着那把青龙偃月刀,勉强伫立着。显然,直到此刻,还没有将士敢靠近他,更不要说上前将他押住。吕蒙问了那外围的甲士,知道关羽的随从除了分路而走的部分,已全部被吴军歼灭。

看见一身白衣的吕蒙从“周”字大纛下走出时,关羽出人意料地对他微微一笑:“你是何人?敢在此地擒我?”他说着故意挺直了胸膛,似乎仍旧有无尽的胆气。

吕蒙不解,也故意朗声道:“在下吕蒙,前来看望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