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2/3页)

“思过谷乃范门学问重地,如今又是先师墓庐所在,我等身为范门弟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为何需要‘许可’?先师在日,求学问道者络绎不绝,先师何曾拒而不见?我不是来做样子的,我要让思过谷恢复旧貌。论辩才,我不是对手,论靠山,我更是轻若鸿毛,唯有一身固执,我不争,也不抢,但是除非我死了,绝不后退一步。”

“于师弟何必呢?即便用这种手段夺回思过谷,又能怎样?”

“怎样?”于瞻眼中露出一丝鄙夷,“我没有本事,不能弘扬先师之学,但也不能拱手相让,眼睁睁看着外人坐据先师旧庐吧?安师兄不必相劝,你在城中有家有业,行事应当谨慎,不像我,无亲无友,一人做事一人当。”

安重迁颇为窘迫,看向严微,希望能得到帮助。

严微向以口才闻名,这时却保持沉默,向师兄轻摇下头,不打算出头。

安重迁无法,只得告辞,回城向官府承认自己无能为力,令他意外的是,三名随他而来的范门弟子,竟然选择留下。

路边的棚子逐渐蔓延,坐在里面的书生已达十四人,围观者来来往往,一直不断。

到了第四天,哨所官兵终于撤去一切障碍,任人进出。

这是一场小小的胜利,众人欢呼,让到两边,请于瞻第一个进去。

于瞻也不客气,一手握书,一手牵驴,大步走向山谷,经过这几天的经历,他对夺回山谷已有九分把握,只后悔没有早些采取这一招,让徐础白占思过谷半年有余。

谷里茂盛的野草依然惹人瞩目,却没有众人想象得那么“妖异”,于瞻此前来过,心中更觉意外。

助威者虽然不少,真愿意冒险的却只有于瞻一位,他一步不停地进入谷中,身后的追随者渐渐放慢脚步,离他越来越远。

于瞻也不回头,穿过草中小径,进到山谷里,见到熟悉的旧屋以及陌生的一幕:从前众多范门弟子习礼的地方,如今变成一座巨大场地的一部分,马匹在上面驰骋,代替朗朗读书声的是一阵高似一阵的叫喊声。

十名骑士正在打马球,另有数人站在附近旁观。

于瞻先是大惊,随即大怒,站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

徐础是旁观者之一,迈步走到于瞻身前,笑道:“前天通报,今日才到,阁下绕到哪里去了?”

于瞻想起自己的来意,冷冷地说:“我不是来拜访你的。”

“嗯,阁下是来……”

“思过谷属于先师,也属于众多范门弟子,我这是‘回家’,而且我要祭拜先师,守庐三年。”

“好啊,欢迎,谷中尚有空房,你选一间吧。”

徐础越是随和,于瞻越是警惕,将驴栓在附近的木桩上,迈步向书房走去,“先师的房间就是我的房间。”

于瞻走远,徐础转身看向草丛中若隐若现的众人,大声道:“诸位也要守庐三年吗?谷里的房屋可不够用。”

没有人再进谷,反而步步后退,消失在草丛里。

老仆走来,小声道:“那是公子的书房,就这么……让出去啦?”

“那是范先生的旧屋,非我专有。”

“公子说的算,还有一件事,做饭时算他一份吗?”

“算,总得讲几分待客之道。”

“公子前几天让我准备茶酒,用来待客,结果只来了这一位,看样子,他可不认为自己是客人。”老仆摇头走开。

于瞻顺利进入先师旧屋,看着一直未换的旧席,心中感慨万千,再看凌乱的书桌与堆积的书籍纸张,不由得悲愤交加。

徐础进屋时,于瞻正在翻看军报,抬头怒道:“圣贤之宅,都被这些无用之物污染。”

徐础笑了笑,“阁下是叫于瞻吧?”

“怎么,假装不认识我吗?”

“于公子进谷的时候,谢过守谷官兵了?”

于瞻一愣,“无故受其阻拦数日,我为何要谢他们?”

“奉命行事,怪不得他们,最终放行,倒是颇显大度,于公子应当谢他们一句,以显邺城尊贤重士,也可为自己赢得几分好感。”

于瞻又是一愣,随即冷笑道:“这等揣摩上意的工夫,我甘拜下风。”

“请坐。”徐础先坐下,“‘揣摩’这门功夫,我受之于范先生,入门而已,尚未精熟。”

于瞻刚要坐下,马上挺身,“先师圣贤,才不学这种东西,更没有传授给你。”

“于公子不必动怒,你能进谷,一是邺城执政者大度,二是对我已失耐心,很快就会派人过来重罚于我。于公子即将‘大仇得报’,还能看我揣摩得对不对。”

徐础面带微笑,绝不像是将受“重罚”的样子,于瞻道:“你是邺城执政的贵客,谁敢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