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1章 今年祖龙死!(第2/3页)

……

“今年祖龙死?”

随着使者说出这句话,整个宫殿都缄默了。

祖龙,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意思?旁听的几名博学臣子皆不敢言,但谁都清楚,这指的恐怕就是秦始皇帝!

秦朝本不尊龙,也没规定说龙为皇室皇帝专用之物,通侯伦侯们,一样打着交龙旗。

但随着统一初期那段议谥号,祭五帝,造祥瑞的运动后。秦始皇帝以黑龙为大秦水德之瑞,故世人渐渐也将王侯都能用的龙,当做秦朝的象征。

最典型的,就是某位南征的大将军,在费尽心力,将秦朝形象往龙上引,在岭南搞了龙图腾,往上面添乱七八糟的设定,什么羊胡子,什么声似蛙呱呱叫,想要让越人也变成“龙的传人”。

近年在关东,由于言论管制禁令,“秦始皇”三字都不允许人随便说,故士人常用“祖龙”作为始皇帝的代称。

可怕的寂静持续了许久,使者只好将事情讲完:“臣不解,问其故,那人却已隐在大雾之中,只留下所赠之璧,臣见此玉似皇家之物,故马不停蹄,前来禀报。”

默然良久后,秦始皇终于说话了。

“那人纵然真是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一样,小小山神,他算什么东西,也敢来预言朕之生死?将那玉璧毁了,敢泄此事者,族!”

……

秦始皇的怒意,郁结在心头。

如果说,流星还能强行理解成祥瑞,比如秦文公时,伴随着鸡鸣,就有流星从天而降,被收藏成为秦的国宝,设立了陈宝祠。

但陨石上“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字,如今的预言,无一不是灾祸的象征,这些事传开后,恐怕会引发动荡。

皇帝威势摆在那,既然秦始皇不喜这些“预言”,朝野上下,自有人来否定它们。

比如公然给“祖龙”二字下了定义:“祖龙者,人之先也。”否定这是皇帝的代称。

而经历数次大清洗后,仅存的几个博士,忙不迭地为秦始皇献上。

仙真人诗,认为令乐人颂歌弦之,可以驱散心怀不良的“山鬼”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秦始皇迷信,众人便用迷信的法子来破除迷信。

擅长占卜的巫师经过计算,卦得游徙吉,认为秦始皇应该离开咸阳,去外地巡游,以避诅咒,同时再搞一次大迁徙……

于是,秦始皇决定,徙关东三万户至河西,同时使罪妇八千人迁往岭南,配与留守的单身军人为妻,南征军暂不调回,仍由黑夫镇守。

至于巡游方向?咸阳城中最擅长望气的三名相师产生了争议,分别认为天子气在东北、东南、正南,争论不休,皆认为秦始皇需要过去,用皇帝的威势压一压。

“那就东南罢。”

秦始皇想了想,东北和南方都已去过,唯独东南会稽尚未游历,可前去祭拜禹迹。

群臣讷讷而退后,秦始皇陷入了沉思。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秦始皇自己,虽然禁止旁人言死事,甚至忌讳得连太子都不曾立,但对于死亡,他已没有几年前看重了。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但有没有人想过,明天升起的太阳,还是昨日那一颗么?”

想通这点后,死不可怕,起码没过去那么可怕。

可怕的是死得太早,可怕的是死而地分!

这一点,是秦始皇万万无法接受的!

秦始皇的身体,自己知道,多年政务劳顿积重难返,近来呕血越来越严重,能不能活过今岁,还真是一个问题。

所以,那些危险的言论,必须加以控制,诽谤的预言,将从源头断绝!

仔细想想,这一切的开端是什么呢?

“荧惑守心郧星落,沉璧复返祖龙死……”

是荧惑星!

必须找出来,那颗代表着灾难、战争,甚至给秦朝带来分地之厄的荧惑星,其化身,究竟是谁人!

一直到了十一月中,就在新的巡游筹备之际,函谷关守禀报,一名通缉数年的逃犯,主动到关前自首。

“此人言,他知道谁是荧惑星,更有苦求数载的天意图书,要献予陛下!”

他是谁?

秦始皇看到那逃犯的名时,皱起了眉。

“方术士……卢敖?”

……

三十二年,秦始皇东巡,在他遇刺前,卢敖借口为皇帝寻找类似“河图”的图书,与安期生一起离开了行驾。

后来,方术士的骗局被揭露,甚至与刺杀和诸田作乱有牵连,秦始皇怒,坑百余人,咸阳方术士遂绝迹。

卢敖也被官府缉捕,但此人行踪神秘,据说他曾在燕地出现过,又逃到了东胡,如今怎么忽然跑到函谷关,还束手就擒?

虽然对方术士已不信任,但秦始皇思虑再三后,让人将卢敖秘密押送到咸阳,并将他带枷送到宫中,亲自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