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担当何在?一物降一物(第2/3页)

吕诲微怒。

怒火在渐渐郁结。

上面的那位只是皇子,喷他就喷他,怕个啥?

于是有人出班道:“大王这是不把臣等当做是臣子了吗?”

“臣阅历史册,但凡昏庸,必从羞辱臣下始!”

这是把赵顼比作是昏君的候选人。

火力很凶猛啊!

赵顼被轰炸了一番,等众人消停后,他淡淡的道:“担当何在?”

这话一棍子抽到了大伙儿的七寸。

“你等反对修补河堤,若是黄河决堤,你等的担当何在?”

若是黄河决堤,北方将会成为泽国。

“当大军凯旋时,却发现沿路都是洪水。当陛下在大名府筹划战事时,洪水已经冲进了城中……”

咳咳!

有人在咳嗽。

很难受啊!

想想,赵曙正在大名府绞尽脑汁的看着地图,突然外面来报:陛下,发洪水啦!

卧槽!

官家怕是会懵了。

朕在前线指挥北伐,你等竟然在后面放洪水?

这是想淹死朕还是怎地?

再多的反对在此刻都只能闭嘴。

妙啊!

包拯看着赵顼,只觉得无比欣慰。

他以为这位大王会强行喝令他们赞同此事,如此会留下暴戾的名声。

可赵顼只是一个担当何在,就令反对者们失声。

啧啧!

这位大王果然是不简单呐!

见众人偃旗息鼓了,赵顼说道:“如此三司即可准备钱粮,招募民夫,令人去各处河堤查探,该修补的马上报上来,我这里派人去核查,若是无误,即可动手!”

他起身道:“春光短暂不等人,洪水无情,更是耽搁不起,赶紧动起来。”

韩绛拱手,“是。”

他的心中不知道是喜是悲。

出去后有人就故意问道:“韩相,三司的钱粮可还够?”

韩绛微微点头,然后急匆匆的去了。

而在宫中,赵顼已经开始动作了。

“让唐仁来。”

他跪坐在那里,茶水在身前的案几上冒着热气。

稍后唐仁来了。

“钱庄可还有手段筹集钱财?”

唐仁没有丝毫犹豫,“有!从大军北伐开始,钱庄就在储备钱财。为此不必要的借贷都停住了,若是可以,钱庄可提供五百万贯!”

五百万贯!

赵顼的眸子一缩,“怎地那么多?”

唐仁笑道:“一是钱庄的储备,其二是可多印些钱钞。”

“沈安不是说不可多印吗?”对于纸钞的态度沈安很谨慎,多次反对多印的要求。

唐仁自信的道:“此一时,彼一时。在这等时候,多印是应急,北伐成功,那些东西发卖之后,会有许多收益。如此可用那些收益来回收多发的纸钞。”

这个就是短期操作,带着沈安所说的央行属性。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北伐胜利的基础上。

但很奇怪的是,不管是赵顼还是唐仁,他们都对北伐的胜利毫不怀疑。

“我的儿……”

外面一声悲鸣,赵顼无奈的道:“你赶紧去,等我的消息就操作。”

唐仁赶紧躲在了一边,等高滔滔冲进来后,就低头拱手,然后悄然撤了。

临出去前,他偷瞥了赵顼一眼。

大王,保重!

“我的儿,他们说你得罪了满朝重臣?你怎地这般傻?莫非是有人蛊惑?是谁?”

唐仁听到这里后,撒腿就跑。

再不跑,一旦被皇后认为是罪魁祸首,他再也跑不了了。

想想跟在皇后身边的那两个大块头吧,唐仁觉得她们俩一只手就能把自己收拾了。

“娘,没有的事。”

赵顼陷入了母亲的唠叨之中。

高滔滔最后急了,说是要去朝中镇压一番。

赵顼被吓的魂飞魄散,赶紧让她打消念头。

赵曙还在呢!

这时候高滔滔要是在朝堂上冒泡,回头就有人会弹劾她是在窥视帝王威权。

到时候夫妻相疑,乐子就大了。

头痛啊!

赵顼看着激动的母亲,一筹莫展。

他算计到了所有的苦难,唯独漏过了母亲的担忧和愤怒。

药丸!

我药丸!

他无语望天。

“……那些臣子会弹劾你,等你爹爹回来,他们会挑拨离间,他们会……”

“咳咳!”

正在愤怒的高滔滔听到了这干咳声,竟然就消停了。

救星来了啊!

赵顼大喜,拱手道:“见过娘娘。”

高滔滔回身,福身道:“见过娘娘。”

门外站着曹太后,她皱眉看着高滔滔,“你是母亲,更是皇后。孩子大了,母亲关切他的家事就可,至于国事,你不懂,我也不懂,少管。

而作为皇后,此刻你要和皇子站在一起,而不是助长那些臣子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