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勒索宰辅(第2/3页)

溺婴是大宋的特色,各种说法都有,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困导致的。

文彦博和富弼低头,“官家英明。”

可事情得解决啊!

沈安回到家中就安静了下来。

书房里,他已经在地图上研究了许久,边上的笔记做了许多。

他看似轻松,可最终还是紧张了。

这是北伐。

沈卞为此被近乎于流放般的赶去了雄州,最终失踪。

而他对北伐比所有人都急切。

大宋唯有夺回幽燕之地,如此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战略态势。

没有这个战略态势,后续的革新就会分心!

北伐和新政,实则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北伐必须要成功!

他看着西京道那一块地方,阴阴一笑,“老耶啊老耶,你说你连自家老婆都忌惮,都想去弄死她,这样活着有趣?哎!没本事的男人才会忌惮女人,而且还多疑!”

多疑了好啊!

沈安用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从西京道来个突袭吓唬你如何?”

他在家里玩地图推演,直至唐仁来了。

“沈龙图今日一见有出尘之姿,眉间更是有紫气萦绕,让下官景仰不已,可是有修炼秘籍吗?下官甘愿辞官,跟随您归隐邙山。”

唐仁一脸谄笑,丝毫不觉得紫气这个词犯忌讳。

这就是自己人。

沈安用手指头在眉间抹了一下,说道:“是炭笔的灰,至于归隐邙山,等北伐之后,某派你去打个前站,先去弄几间茅屋,再去开辟些耕地……”

“下官……”唐仁一脸纠结,“下官胆小,一个人不敢在坟堆里过日子。”

进了书房后,他说了来意,“今日官家召见下官,一起的还有三司的韩相公,以及各位宰辅。”

“说的是钱的事吧?”沈安把笔记收了起来,回身坐下。

“是,下官说了,钱庄不可动,至少目前不能动,否则纸钞会出问题。”

“对,超发纸钞对于目前的大宋而言过早了些。”沈安对于纸钞的发行量一直持保守态度,唯恐出现纰漏。

“北伐就算是失败了,某敢说下一次还能打,还能赢,可纸钞若是崩了,再想重塑信誉,那就是难上加难。”

这是沈安的态度,但唐仁发现他好像不着急,“您一直支持北伐,可此事……有人说您一点都不着急,可见是支持北伐是假,为自己谋取名声是真。”

沈安微笑道:“是旧党吧?”

“是。”唐仁觉得这是一次争斗,“旧党不少人反对在此时北伐,他们说要等府库更充盈一些时才好。”

“哪有十全十美的准备?”沈安不屑的道:“那些人惧怕的是北伐成功,到了那时,官家会成为大宋百年来最出色的帝王,威望之高……到了那时,官家挟势施行新政……”

他的眼中多了兴奋之色,“那就是大势啊!大势一起,谁能阻挡!”

他仰头看着虚空,心中的欢喜压都压不住。

“那钱财如何筹措?”

唐仁也很欢喜,只是面对目前的财政情况却无计可施。

“事情不大。”

沈安很是从容的道:“某只是在等着某些蠢货往下跳罢了。”

唐仁问道:“您说的蠢货是指……”

“等着看吧。”

沈安笑的很是轻松。

“傻缺!”

外面传来了绿毛的声音。

“滚!”

沈安对这只贱鸟的耐心是越来越少了,若是可以,他准备在院子里挖个坑,直接把它给埋了。

他在家里耐心的等待着。

才过了两天,吕诲突然弹劾韩绛,说他虚言欺君。

韩绛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和吕诲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一时间杀的难分难解。

“杀呀!”

沈家的前院,包绶带着芋头在扮装武将。

两个小子穿着特制的小甲衣,举着特制的小木刀,在沈安的身边来回奔跑。

“外面很热闹。”

包拯看着红光满面的,“韩绛说三司保证能弄到北伐的钱财,可吕诲竟然探知了消息,说是三司压根就没法支付那么多钱,这是欺君。”

他见沈安一脸的无所谓,就问道:“你难道……你莫不是又在三司买通了谁吧?”

上次沈安买通了一个官员,直接挖坑埋人,政事堂的那几位事后都猜出来了。

“此等事有一不可有二。”

包拯很严肃,“不然犯忌讳。”

买通对手的身边人来挖坑很爽,但却不道德。

“绝对没有。”沈安不屑的道:“旧党一直在反对北伐,这次他们处心积虑弄到了消息,韩绛事后该清理自己的身边人了。”

包拯没好气的道:“他得等自己过了这一关再说,否则轮不到他清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