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官家好狠啊(第2/3页)

拦路的是一个宫女,此刻她左顾右看,有些紧张。

“沈龙图,公主的事定了,公主说要多谢你,想送你东西,可想到你不差钱,就……就做了个东西。”

她把小包袱递给沈安,急匆匆的就走了。

带路的内侍早早去了前面等候,仿佛没看到这一幕。

沈安拎着小包袱,笑了起来。

那个小丫头也要准备嫁人了啊!

能让她脱离了王诜,沈安觉得自己功德无量。

小丫头会做什么东西呢?

手绢?

沈安很好奇,出了皇城后就打开包袱。

一顶绿色的帽子静静的躺在包袱里。

沈安仰头望天,欲哭无泪。

绿帽子啊!

此刻宝安已经去见了父亲。

“多谢官家。”

她的亲事定下来了,对方是一个闲云野鹤,对于宝安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姻缘。

赵曙看着女儿,难得的柔声问道:“你可满意吗?若是不满意只管说,为父这里给你重新遴选。”

他是帝王,但在此之前他首先是一位父亲。

在郡王府的长期生活让他对亲情格外的看重,特别是女儿们,更是他在艰难时期的开心果。

宝安抬头,笑道:“大哥和沈安都说我不适合找才子,沈安说找才子会害了我,所以我很满意。”

就在前日,高滔滔带着她出宫,在一家酒楼的大堂见到了那个候选人。母女俩看了许久,甚至还看到了那人被灌醉后的模样,没发酒疯,这一点深得高滔滔的好评。

赵曙点头,“你满意就好。”

宝安拿出一个小包袱,这是礼物。

赵曙很是欣慰的接过了礼物,打开一看,“绿帽子啊!看着针线不错。”

女儿做的东西很稀罕,他甚至戴着这个绿帽子接见了宰辅们。

“朝州需要一名稳重的将领,朕想了许久,觉着种谔可行。”

这个没什么好议论的,宰辅们附和。

“种谔臣是知道的,数次征战表现的中规中矩,可以独当一面。”

韩琦有些跃跃欲试,赵曙莞尔道:“还未曾到北伐的时候,韩卿莫急。”

韩琦说道:“臣枕戈待旦。”

富弼在冷笑。

韩琦这个老不要脸的,昨日喝多了还叫嚣着要去南方看看美人,现在就道貌岸然的说什么枕戈待旦。

赵曙说道:“西贼束手之后,河东路将倾力北方,而麟府路也不再是孤悬黄河对岸的飞地,所以……朕在想啊!折家在那边多年,堪称是忠心耿耿,如今西北变化,麟府路那边缓和了不少,折家……朕在想折继祖辛苦多年,可否回京荣养?”

这是要杯酒释兵权吗?

韩琦心中一冷,说道:“陛下,此事怕是不妥吧。”

富弼马上向韩琦投以敬佩的目光。

打压武人是祖宗规矩,可在大宋复兴的关键时刻,谁都知道不能打压武人,否则复兴就是一场梦。

“陛下。”富弼出班,“臣以为折家当安抚,不可轻动,否则武人会……”

他沉吟了一下。

“寒心?”赵曙笑着问道,见富弼点头,就满意的道:“朕说话有错处,宰辅要提出来,要点出来,否则要宰辅何用?”

“陛下英明!”

帝王能纳谏,甚至是主动要求臣子提意见,这便是明君,所以宰辅们的颂圣倒是心甘情愿。

赵曙眯眼道:“折克行在京城多年了,对朕忠心耿耿。他也经历了数次大战,有勇有谋。在万胜军辅佐国舅尽心尽责,这等将领该培养,所以朕准备让他去府州。”

原来不是打压武人,而是要用自己的心腹去执掌麟府路啊!

宰辅们都点头微笑,表示赞同,但韩琦和富弼两人都有些无奈之色。

随后消息就传了出去。

沈安得了消息马上就叫来了闻小种。

“你马上去万胜军告诫遵道,不可去西北!”

闻小种领命出去,沈安心中稍安,坐在书房里喃喃的道:“这一招很阴啊!这是想考验遵道呢!我说帝王总是这般不放心……有意思吗?累不累啊!”

他笑了笑,“可我却深知你的秉性,所以……”

“郎君!”

闻小种回来了,“万胜军的外面有皇城司的人在盯着,进不去!”

这个老家伙!

沈安发毛了,“官家这是防着某和大王呢!”

他摆摆手,等闻小种走后,就闭目沉思。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折克行的忠心,目的不明,但绝壁是好事。

只要折克行过了这一关,大抵以后折家就是他来领军了。

折家将啊!

沈安不禁热血沸腾。

可这事儿怎么提醒折克行呢?

“哈哈哈哈!”

沈安得意的挑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