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唯有泪两行(第2/3页)

而道德毫无疑问在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何为道德?

这个大题目沈安都没法解答,但有妇之夫勾搭寡妇,而且把孩子都生下来了,这真是道德败坏,浸猪笼都不为过。

一个官员说道:“他做出了这等丑事,被打死了官家都不会同情。”

沈安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官吏都面带怒色,显然张启伟的无耻激怒了他们。

“沈郡公,动手吧!”

“对,动手拿下这等无耻之人!”

“要让他身败名裂!”

“……”

一双双眼睛看着沈安,就等着他下令。

这时候他就算是踹断了张启伟的腿,大家都只会为他叫好。

这便是道德带来的强大力量。

沈安没说话,一路到了县衙前,这里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一群男女正在叫骂。

“不要脸的东西,你没女人也就罢了,可你孩子都多大了,竟然还勾搭寡妇,弄大了她的肚子,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等官家得知了你的丑事,定然会把你发配到最北边去!”

“秀儿快过来!”

一个牵着孩子的女子被众人推了出来。

女子看着二十六七的模样,牵着的男孩看着有三四岁,正吃着糖,鼻涕口水流在饴糖上也不管。

她走到县衙前,跪下,饮泣道:“四年前您刚到祥符,就四方查探,奴恰好遇到了您,那时的您愁眉不展,却英俊不凡。您说自己夫人早逝,家中无人,于是奴就和您……无媒妁之言,无父母之命,可奴却深信您说过的话,相信您会回来娶奴,可孩子都老大了,您却是高高在上的知县,家中有妻儿。”

无耻啊!

王韶都觉得这等官员该杀。

但他还是先问了一下,“那张启伟为何愁眉不展?”

边上有知情者说道:“张启伟不会做官,所以老大了还在做知县。祥符县这等地方都没人愿意来,可他一来就是四年不动窝,可见是没本事。”

没有谁愿意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为官。

开封府知府那等是重臣,自然不算。可祥符县知县这个官职真的太寒碜人了。头上有无数婆婆,地方有无数权贵,你都惹不起啊!

在这等地方做知县,真的太憋屈,能走就赶紧走吧。

可张启伟就干了四年不动窝,这本事让人很无语。

沈安看着那个孩子,突然呵呵一笑,吩咐道:“驱散他们!”

啥?

众人愕然,沈安再度出声,“驱散他们!”

“遵命!”

随行的骑兵催马冲了过去。

“都散开!”

高大的战马让人畏惧,围堵的百姓四散。

沈安缓缓策马过去,在县衙大门外停住,喝道:“让张启伟来见某。”

“您是……”

门子是新来没多久的,刚才一直躲在门后面。

沈安看了一眼里面,“某沈安!”

门子一个激灵,转身就跑。

“沈郡公来了!沈郡公来了!”

这么激动做什么?

沈安不解。

后面那些被驱散的百姓也有些怕了,离得远远的在诉苦。

“沈郡公,那张知县干的丑事啊!”

“他勾搭寡妇多年,孩子都生下来了,沈郡公,可是官家派您来拿人的吗?”

“……”

沈安默然。

稍后张启伟急匆匆的出来了,见到沈安后,热泪两行,然后躬身,久久不肯起来。

沈安下马过去,淡淡的道:“某饿了,去弄碗汤饼来。”

张启伟抬头,哽咽道:“是。”

他准备吩咐人去,可沈安却吩咐道:“你去!”

张启伟上次就表达了投靠之意,赵顼对此不置可否,但也没反对。

此刻沈安吩咐,他楞了一下,看了看外面。

“怕被砸?”

“是。”

“砸了也好,让你清醒些。”

沈安大步进去,张启伟站在外面,然后低着头就往外走。

他一路去了店铺,路上被人叫骂,甚至有人吐口水。

这便是千夫所指。

张启伟进了店铺,店家见他进来,就冷着脸道:“小店今日不做生意。”

这是连他的生意都不做了。

张启伟连找了几家,最后找到了一家见钱眼开的,用双倍价钱要了一碗汤饼,又借了个食盒,一路提着回去。

“狗官!”

路上有人喊了一声,然后一根萝卜扔了过来。

这一路不断有人扔东西,张启伟低下头,回到县衙时,浑身上下狼狈不堪。

见到沈安时,他把食盒打开,里面的汤饼竟然没泼洒出来。

他把汤饼端出来,手依旧稳定。

“为何受了委屈不说?”

沈安并未急着吃汤饼,而是问话。

张启伟瞬间泪目,“三千余贯大清早就摆在了卧室的外面,有人发现惊呼,随即大家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