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被王安石打了一巴掌(第2/3页)

王安石此刻心中在天人交战。

儿子自然不会害他,可此事重大啊!

多少年没有人缴还词头了,今日他一动手,汴梁就会震动。

沈安!

王安石想到了沈安。

昨晚儿子出去,直至凌晨才回来。

他去了哪?

王安石几乎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是去了沈家。

那么此事沈安必然知道。

沈安知道而不阻拦,那就证明此事不可为。

而且儿子还带来了消息,说杨靖安善于奉迎,一直想调回汴梁来。

官员想回京任职,想升官,你得有政绩。

推行纸钞得力就是政绩。

这是王雱推理出来的结果。

做不做?

推理是推理,一旦出错,王安石就只能自请滚蛋。

你打了官家的脸还想留在京城?

没门!

他一直想去地方任职,可却不想用近乎于发配的方式,去某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厮混。

所以他犹豫了。

来人诧异的道:“王学士?”

你这个考虑的时间太长了吧?

边上的人也觉得有些奇怪,有人甚至笑道:“某都想到了一篇文章。”

这话暗示自己都已经想好了这篇旨意的写法,老王在干什么呢?

但没人敢质疑王安石的才学。

所以他们只是觉得奇怪罢了。

王安石突然放下笔,然后坐下来,说道:“转告官家,铁钱不可骤然而废,杨靖安此举定然有情弊,臣不敢拟旨,还请缴还词头。”

轰隆!

值房里仿佛传来了一声霹雳。

大家都傻眼了。

缴还词头?

大宋多久没这等事了。

上次缴还词头还是什么时候?

是先帝时吧。

先帝赵祯在位时发生了几起缴还词头的事儿,就是富弼开的头。

但那些缴还词头大多是涉及内宫职务,以及外戚职务。

也就是说大伙儿缴还词头针对的是官家本人,不许他在宫中搞一言堂。

但对于外朝而言,对于正经朝政而言,缴还词头还没有先例。

今日王安石淡淡的一句缴还词头,让人悚然而惊。

出事了。

出大事了!

来人慌了,说道:“王学士,此事再考虑考虑?还是拟了吧!”

你老王缴还词头不要紧,某也会被牵连啊!

王安石摇头,值房的几个官吏也劝道:“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王学士先拟旨吧。”

大佬,你这一炮可是要震动汴梁啊!

赶紧改了吧。

王安石坐下,端起茶杯,此刻他心中再无患得患失。

成败如何,某不在乎!

来人苦劝良久,直至外面有人问道:“旨意呢?可得了?”

事情瞒不住了,马上被报给了赵曙。

“什么?”

赵曙眨巴了一下眼睛,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陛下,王安石缴还词头。”

赵曙觉得脸有些痛,“为何?”

“他说铁钱不可骤然废除,杨靖安此举定然有情弊!”

“情弊?”

赵曙铁青着脸道:“他坐在汴梁就能知道益州路的事?还情弊,朕看他是执拗惯了,突然发了狂。”

缴还词头只发生在先帝赵祯时期,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宋皇权衰微始于真宗,勃发于赵祯时期。

帝王弱了,臣子自然就强了。

“去问问他,问问他!”

赵曙怒了,脑门上青筋直冒。

韩琦拱手,“陛下,臣去问问。”

老韩一路去找到了王安石,“介甫,你这是为何?”

王安石起身拱手,坐下后说道:“韩相,此事杨靖安定然有情弊,铁钱存在多年,不可骤然废除。”

“可百姓苦铁钱久矣!”韩琦觉得他大抵是有些执拗了。

王安石的执拗他们都知道,所以韩琦没当回事,笑道:“赶紧拟旨吧,跟着废除交子铁钱的文书一起下去。”

王安石肃然道:“除非下官身死,否则这份旨意万万不会拟。”

“你这是疯了?”

韩琦的脾气可不好,闻言就怒了,“好不好的事你非得弄砸了,你想做什么?想出名?还是想升官?”

王安石木然以对。

韩琦气咻咻的回去,“陛下,王安石执拗,不肯拟旨。”

赵曙拍打着椅子喝道:“狂妄!”

他此刻登基数年,威望渐渐提升,一般人哪里敢来触霉头?

可王安石就生生的打了他一巴掌。

这个恨啊!

可知制诰缴还词头有先例可循,这事儿你没法处置王安石啊!

消息顷刻间传了出去,吕诲找到了司马光,欢喜的道:“王安石这是发狂了,竟然缴还词头。”

司马光上次和王安石来了一次单挑,结果被打的很惨。

那次之后,他和王安石就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