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你的嘴难道开过光?(第2/3页)

能在弩箭的威胁下从容射箭,这不是老手才特么见鬼了!

箭矢飞了上来,有反应慢的,或是遮挡不力的军士中箭,顿时就惨叫了起来。

“宋狗,哈哈哈哈!”

“射死宋狗!”

再一轮箭矢上来,这次中箭的人少了些,但前一批中箭放弃盾牌的军士有两人被射中要害,眼看着就不能活了。

“放箭……”

沈安一直在等着时机,就趁着现在呼叫放箭。

弓箭手探出身体,朝着下面射出箭矢。

辽军顿时有十余骑中箭倒下,其余人纷纷仰头射箭。

居高临下竟然吃亏了?

惨叫声中,二十余箭手仰头倒下。

“辽军退了!”

辽军在这一波之后就后撤了,沈安怒道:“弩箭……”

嘭嘭嘭嘭!

弩箭追着来了一轮,敌军倒下不少人马,加速遁逃。

第二轮弩箭下,辽军再度损失了三十余人,然后脱离了射程。

“是精锐!”

以前对辽军和西夏人时,弩箭能在敌军发动冲击到近身前射出三轮,可今日的辽军却只承受了两轮弩箭,就脱离了射程。

那边的辽人压根就不觉得自己一方死伤更多。一个辽人肩头中箭,他单手握着箭杆,奋力一拔。

“啊……”

嘶吼声传来,宋军里那些没上过战阵的都面色凝重,显然是有些畏惧了。

这便是比狠!

沈安见状就问道:“国舅可知道汴梁城中的那些泼皮是如何好勇斗狠的吗?”

曹佾不知道他问这个干啥,就说道:“不知。”

“那些泼皮拎着短刃,然后拉上裤子,就这么一刀插进自己的大腿里……”沈安指着前方笑道:“这样的竟然敢说悍勇……汴梁城中的泼皮都比他像男人!”

“哈哈哈哈!”

城头顿时一阵大笑,紧张的气氛就此消散。

曹佾这才知道沈安的目的,不禁赞道:“安北果然是名将,随口就能安抚军心。”

包拯听到这话,就板着脸道:“还差得远呢!”

这是让沈安要学会谦逊,沈安颔首表示知道了。

柳客和身边的官员赞道:“包相时刻不忘教导归信侯,哪怕官家说归信侯是大宋名将依旧要让他知道谦逊,果然是谦谦君子啊!”

那边的包拯抚须道:“不过老夫阅历了大宋不少武将,如今能和沈安相比的,一个也无。”

柳客瞬间面如猪肝。

某才说您是谦谦君子,可您转口竟然这般赤果果的夸赞沈安……这还要脸不?

沈安却觉得包拯说的全对,他探头出去,见辽人在弩箭的射程附近转悠,不时有人叫骂,甚至是打马冲过来,然后又退回去。

“辽人太嚣张了!”将士们都有些愤怒。

“床弩给他们来一下!”

床弩就和大炮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不得发射。

嘭!嘭!嘭!

床弩发射的动静比弩箭大多了,巨响声中,三支巨大的弩箭飞了出去。

几个辽军在弩箭射程内一点在叫骂,结果弩箭飞过来,其中一箭把一人一骑串在了一起,人马的惨叫声连城头上听着都觉得瘆的慌。

辽军士气一滞,随后再次退后。

这便是床弩的威慑力,不论杀伤,只论凄惨。

“孙子,再来啊!”

“草泥马,有本事就再来啊!”

“……”

宋军士气大振,叫骂声不绝于耳。

辽军开始后撤,曹佾说道:“他们是扎营还是什么?”

沈安摇头道:“他们是连夜赶来,哪有帐篷?这只是怕咱们抄了他们的后路。”

从这一天开始,这些辽军每日就来试探,来回在弩箭射程内外转悠,直至宋军发射床弩,这才轰然散去。

就在这懒洋洋的对峙中,一百余乡兵从后面悄然出城,在向导的带领下往辽军的身后去了。

“此行郎君交代了,主要是搜寻辽军的辎重,若是耶律洪基敢来,那就寻机烧了他们的粮草……”

五天后的下午……

城头上观察的军士放下望远镜,面带惧色的道:“辽人来了,好多人马!还有投石机。”

“耶律洪基来了!”

沈安一听就乐了,说道:“他这是来报仇的?”

包拯没好气的道:“你一把火差点烧死他,他若是不来才怪。”

“耶律洪基来了。”

一个军士突然叫喊了起来,神色惊惶。

辽皇亲征,雁门关可能挡得住?

这个疑问渐渐浮现,那些没经历过战阵的将士都有些慌。

“夜间多安排人看着,小心敌军偷袭。”

沈安打个哈欠,“包公,各自歇息吧?某困的倒头就能睡着。”

这还是安抚军心。

主将轻松的想睡觉,你们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