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召唤大宋的血性(第2/3页)

赵祯笑道:“哦,那朕就拭目以待了。”

“臣想去西南……主要还是想看看在北顾辽人之前,能否让大宋无后顾之忧。”

沈安的话很大,赵祯不以为然的道:“北顾辽人……”

他已然年迈,昔日的雄心壮志都在岁月中被渐渐消磨,此刻只想看守着和平,至于其它,就让后继者来吧。

他看了赵仲鍼一眼,笑道:“少年亦能撼动一方吗?那么朕拭目以待。”

这是同意了。

沈安说道:“臣想轻骑而去。”

赵祯问道:“可是担心来不及吗?”

沈安点头道:“交趾人狡诈,臣担心去晚了。”

“心忧国事,罢了,一切小心就是。”

赵祯赞赏的说道:“若是不能,记得保全自身。”

这是隐晦的让他别太拼命。

你是文官,别学了武人去厮杀,好生看着就是了。

在他看来,邙山军那点人也就能保护沈安,至于让他去,不过是想看看这个少年回来能给出什么新建议罢了。

今日君臣都被沈安狠抽了一顿,宰辅们据说在政事堂里郁郁不乐,觉得这次脸丢大了。赵祯却顾不得什么丢人,只想平息那些涌动的暗潮。

沈安低头说道:“官家,若是人人都惜身,人人都怕死,这个大宋……它……还能指望它什么?臣只望用鲜血来激起大宋的血性。从御街检阅开始,臣就在一步步的走,希望能让这个大宋多些血性,今次臣自请去西南,同样如此……”

“你……”

赵祯终于是动容了,他眼睛微红,说道:“朕……一介少年竟然这般,你让朕无言以对啊!”

那些臣子视西南为畏途,更视沙场为地狱,如沈安这等屡次赴险的臣子能有几人?

没有!

回到宫中之后,赵祯再次召见宰辅。

“曾卿!”

新扎枢密使曾公亮出班。

赵祯的眼神有些冷,问道:“可敢赴死吗?”

曾公亮和宰辅们都被吓了一跳,他抬头看着赵祯,觉得这不是玩笑,就肃容道:“为大宋,为陛下,臣亦敢持刀拼杀!”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马上准备一番,明日就出发。”

“陛下,敢问去何处?”

“西南!”

官家终于下了决断,他起身道:“朕要让李日尊不敢北窥!曾卿,勉力!”

“朕出一千骑让你带去,那边的兵力任你调用……沈安也会跟着去,你且看住他,莫要让他再去拼杀……”

曾公亮心中一怔,旋即应了。

去西南?

他这个枢密使才将就职,第一件事竟然是去西南?

他躬身道:“臣请陛下赐下方略。”

此去西南是怎么一个章程,这事儿得有个准信。

赵祯饶有深意的看着他,“枢密使要知兵,你前面的韩卿就是如此。如今西南有乱,你去一趟,想来能见识一番战阵,此后也好有的放矢。”

枢密使知兵……比如韩琦。

韩琦微微一笑,一个阴影就浮现在脑海中。

狄青!

那才是真正的知兵。

官家这是在刻意羞辱老夫吗?

韩琦看了一眼,却看不出端倪来。

可他刚才还提到了沈安,那少年果真是要去西南?

“陛下,沈安去西南作甚?”

“邙山军就那点人,去了有何用?”

宰辅们的群情激昂在此刻赵祯的眼中却是陈腐的,冷漠的,并且缺乏勇气。

那个少年愿意用鲜血来召唤大宋的血性,你等却在思量他的作用。

他觉得不忿。

于是就起身说道:“他说愿意用鲜血来召唤大宋的血性……”

韩琦讶然,然后别过脸去,耳根迅速红了。

赵祯唏嘘道:“当年他在白沟河的界桥边说,说大宋缺了大丈夫,朕当时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少年无知之语。可他却用耶律俊的性命来向朕示威……后来……他在府州……他用京观来向朕示威……不,他这是在向大宋示威……大丈夫……大丈夫……”

帝王的呢喃渐不可闻……

……

沈家,包拯来了。

果果已经哭成了泪人,沈安抱着她安慰了许久。

“哥哥……哥哥要去多久?”

果果最后肿着眼睛问道。

沈安抱着她说道:“没多久。”

从这里到广南西路路途遥远,但他将会一路轻骑疾进,剩下的就得看天意了。

包拯把包绶也带来了,奶声奶气的包绶和果果很熟,两个孩子在边上嘀咕着。

“此行你谨慎些,对了,那边多有瘴疠,多带些药材去。”

包拯看了果果一眼,有些头痛。

一个孩子还好,两个孩子,哪怕果果乖巧,可包拯下衙后也得陪着玩耍一阵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