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以后的大宋是好是坏(第2/3页)

当苏轼见到沈安的那几个小伙伴时,就切磋了一下。

诗词苏轼第一,没法比,连王雱都服气。

赵仲鍼低声道:“文的不行,咱们来武的吧。”

王雱摇头道:“他壮实。”

赵仲鍼看了苏轼一眼,说道:“那就……用杂学来收拾他!”

苏轼在和沈安说话,隐隐约约的那股嘚瑟味道让沈安很是不爽。

“……他们的诗词文章有些造诣,只是还得要多加练习……不过最终却是要看天赋……”

这话就臭屁的不行,意思是我苏轼天赋满格,他们……大概只有半格的意思。

沈安想揍这厮一顿,转念想起了科学,就淡淡的道:“那个……遵道啊!”

“安北兄。”

王雱在给沈安使眼色,暗示自己有办法。

沈安漫不经心的道:“某教授你等杂学,今日子瞻在,你就和他交流交流,免得别人说咱们是闭门造车。”

“是。”

听到沈安竟然也是这个主意,王雱回身和赵仲鍼相对一视,两人都笑了起来。

敢在咱们的面前嘚瑟,收拾他!

“他?”

苏轼摇摇头,觉得王雱虽然聪慧,但毕竟太小了些:“某胜之不武啊!安北,要不你来?”

他挑衅的挑挑眉,可沈安只是淡淡的道:“想挑战某?先胜了某的弟子再说。”

苏轼摇头叹息,很是臭屁的道:“杂学……什么东西?”

沈安微笑道:“某的独家学问,子瞻兄可是看不上吗?”

十六岁的学问……

苏轼的人生无比顺畅,在老家时他的诗词文章无人能敌。来到京城参加科举,依旧是无人能敌。

高手是何等的寂寞,而寂寞能催生轻视。

他在轻视杂学。

沈安笑道:“如此就试试吧。”

任你再牛叉,哥依旧能用那些知识来碾压你。

苏轼笑眯眯的看着王雱,那目光就像是在看着一个孩子,竟然还带着些许……宠溺……

王雱真的想打人。

想他王元泽何等的孤傲,今日竟然被这个狂生给挤兑了。

此仇不报非君子啊!

他笑眯眯的道:“子瞻兄……知道什么叫做蒸发吗?”

苏轼摇头,脸上笑眯眯,心中却在想着:别忽悠哥,哥哥我可是天才。

这位未来的文学巨擘此刻还是个小年轻,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某不知……”

别想忽悠某!

王雱笑的很是得意:“水倒在石桌上,若是太阳大,顷刻间就会消散,子瞻兄可知道是为何吗?”

苏轼想了想,确实是有这么回事。

生活中处处皆是这等小事,作为大才子,苏轼从未觉得这些事值得自己思索。

所以他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这就是蒸发!”

王雱从容的道:“太阳的光照射下来,照在人的身上会发烫,姑且不论其它原因,就单说热……太阳照射的地方会热,这个没有疑问吧?”

苏轼点头,他不知道王雱在弄些什么,所以有些觉得无趣。

还是和沈安斗嘴有趣啊!

“阳光普照大地,所到之处,渐渐发热,而水就会被这热气给渐渐蒸发……”

王雱说道:“咱们烧水,水开是水汽蒸腾,这也是一种蒸发,阳光照射亦是如此……”

苏轼无奈的道:“你说这些有何用?”

“当然有用!”

王雱说道:“子瞻兄你此次结石本可避免……”

嗯?

苏轼最近几天都随身带着夜壶,每日在那条路上颠簸,然后煎熬撒尿。

结石撒出来了,当看到那些奇形怪状,花花绿绿的结石时,他也是一脸懵逼,今日正想来问问沈安。

“如何避免?”

他已经被尿结石的痛苦给弄怕了,只要能避免,他保证会遵守。

王雱板着脸,极力模仿着沈安的那种表情。

他不知道那种表情在以后有个名号:电线杆上的老军医。

一个少年装作老成的模样,然后用那种最讨打的语气说道:“你喝水少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你从蜀中到汴梁,这一路肯定经常喝了不干净的水,污浊之水,可对?”

这年头长途跋涉可没那么简单,一路上的饮食大多是将就,找不到干净水源时,不管是山中还是路边,只要有水,就会不管不顾的喝了。

苏轼再次点头,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渐渐滑入了陷阱里。

“那些污浊的水里带有许多泥沙,经常喝这样的水,自然会结石。”

王雱很是认真的说道:“你若是把水烧开,然后在边上导一根管子,就能利用蒸发的原理来获得纯净的水,如此就能避免结石。”

苏轼心中微动,但还是质疑道:“说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