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原来早在那时候,她的命运和就和沈时恩牵扯到了一起。

不过眼下也不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姜桃问他:“下一步呢?小珏应该不是只是来看你的吧?”

沈时恩揽着她轻轻叹息一声,说:“小珏是来让我回京的,还说要给我父亲平反。”

“那是好事啊!”姜桃上辈子行动受限消息闭塞,但这辈子是自由的,尤其是和黄氏来往之后,听到的消息就更多了。

沈家是开国功勋,麾下的沈家军更是本朝第一利器!

黄氏之前闲聊的时候还说沈家军真的是训练有素,过年前还击退了意图侵犯的鞑子。当年国丈一党倒了,百姓们都以为天下要乱了,没想到沈家军这些年还是秉承着职责保家卫国,坚守边疆。

能带出这样军队的人,真会谋反?

到现在这还是百姓心中的一大疑虑。

看沈时恩凝眉不语,姜桃看出他的犹豫,又问他:“你不想回去吗?”

沈时恩立刻点头道:“自然是想的,可是……”

可是他已经不止有他自己了,他还有姜桃,姜桃还有两个弟弟。

萧珏登基为帝,是能帮着他父亲平反,但平反之后他不可能再回到这小县城,过隐姓埋名、富足和美的小日子,他得扛起自己的责任,振兴门楣。

京城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水深得一眼望不到头。

若只他自己,那肯定不怕的。

可姜桃呢?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心底纯真善良,让她去直面那些黑暗。又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他曾经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觉得天下之事尽在掌握。但四年前的事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被尝到了被命运裹挟着,自己却无力改变什么的挫败感。

他已经失去了父亲兄长和长姐,不敢设想若再发生那样的事,伤害到姜桃怎么办。

“你在操心什么呐?”姜桃窝在他怀里仰头对他笑了笑,“阿杨要是考中了举人,后头咱们本来就是要去京城的嘛!现在不过是把计划提前了而已。你看啊,小珏是皇帝,是最尊贵的那个,平反的事他一句话吩咐下去,会有人抢着办。等沈家平反了,你是皇帝他舅,咱家就是本朝最大的关系户了。这还愁啥?回去过好日子啊!”

沈时恩听得笑起来,本是让他觉得迷茫的事,到她嘴里就变得格外简单了。

“京城可有些复杂。”

“他们复杂他们的呗,咱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就是等于换了个地方住嘛!”

“那要来往的高门大户,可能会看不起你的出身。”

“看不起就看不起啊,小珏都称呼我一声‘舅母’,她们看不起我能怎么的呢?不还得强颜欢笑地对我问安行礼?我又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面上过得去就成了,管人背后怎么说呢。”

“那……”

姜桃轻松地插话道:“你还记得之前被安毅侯认回去的钱芳儿吗不?她得势之后还想着对付我,若让她知道了我成了皇帝的舅母,你猜她是什么反应?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了。”

沈时恩止住了话头,轻轻捋着姜桃的后背。

他知道姜桃是并不会在乎钱芳儿那种人的,特地提起来,只是想告诉他,她是很愿意陪他一道回京城的。

“不怕吗?”良久之后,沈时恩问她。

“不怕!”姜桃仰起头亲了亲他的下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她知道京城水深,豪门内外皆是倾轧,回京之后她能沾沈时恩的光,身份跟着水涨船高,但要面对的是非也多,责任也大,必然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看着花团锦簇的,但其中必有艰难之处,不可为外人道。

但沈家的荣光必须恢复,那是沈时恩应得的,也是他必然要做的事。

她从前嫁给他时不嫌他苦役的身份,现在更不该害怕未来可能遇到的难处。

“那咱们明天就动身?”

姜桃点点头,“反正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带着银票和换洗的衣裳就成。绣坊那处也是秦夫人在帮我照料,我离开了也不会影响绣坊的运作。雪团儿就不用说了,也得带走的。搁平时我可能还得担心,但是有小珏帮忙的话,运送它应该也不是难事儿。还有阿杨还在省城备考,我不想把他一个人留下。到时候可能你和小南带着小阿霖先去,我等阿杨考完带他和你们汇合。”

两人商量着回京的细节,不知不觉就絮叨了到了深夜。

而此时姜家厢房里,萧珏也是毫无睡意,正在和萧世南说话。

萧世南在绘声绘色地给他讲早些时候当苦役时遇到的糗事儿,萧珏在旁边听着,眼神却不住地往窗外飘。

萧世南说了一会儿没听到他的回应,就止住话头,翻过身来面对着他,问他在想什么。

“你说,舅母能答应回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