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2页)

卫夫人听到这里就弯唇笑起来,说:“秦夫人深明大义。”

姜杨是卫常谦的得意门生,早些时候卫常谦就不止一次和她念叨过秦子玉干的坏事儿,不过也得亏有他使坏,卫常谦才能那么顺利地收到合心意的学生。他还说过早晚得给姜杨讨回公道。

当然他说是那么说,但少年之间的争斗,他这大人一参与就变了味儿了。而且秦子玉是坏,但没坏到那种需要他出手的程度。

卫夫人早些时候和黄氏很不对付的,但地龙翻身之后,百姓们都受了苦,她有心想帮忙却做不了什么,加上卫老太爷三令五申让他们不许在那个时候出头,所以卫夫人只是捐了几千两银子,并没有亲自参与救人赈灾。

后头听说倒是黄氏这么个粗人,抢在救人赈灾的一线,对她自然也就改观了许多。

此时听说她还知道押着秦子玉给姜杨道歉,对她的印象又好了不少。当然也有刚刚才送走了一堆不讲究的亲戚的缘故,无形中把黄氏也衬得比之前可爱了许多。

黄氏倒是没想到卫夫人会和自己主动搭话,笑着道:“他就是小孩儿心性,其实也不是真的坏。以后我会对他严加管教的。”

是这样的,做父母的当然不会觉得自己孩子不好。

可秦子玉不是真的坏?卫夫人觉得不尽然。

姜杨不过是个农家子,若不是遇上了卫常谦,指不定就读不成书了。

老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呢,秦子玉等于是想把姜杨的科举路给断送了。

姜桃也是一样的想法,她觉得秦子玉小小年纪心思就歪了,先不说把心思放到挤兑优秀同辈上,还能不能考出功名,就说如果真的让他金榜题名了,以后走上官场,手中的权利大了,指不定得歪成什么样呢。

所以之前因为秦子玉她都不想和黄氏来往的。

无奈事有巧合,后头两人在地震中有了并肩作战的友情,一来二去地真处成了朋友。

既然是朋友,姜桃觉得有必要劝一劝黄氏换一下教育方针,她沉吟着不知道如何开口,卫夫人看了她的神色便猜出了一些。

今日姜桃帮她在先,她觉得也有必要帮一帮姜桃。

所以卫夫人问道:“不知道秦夫人准备怎么严加管教?”

黄氏想了想说:“给他讲道理啊,不过我嘴也笨,经常说不过他,还被他带到沟里去。”

卫夫人端着茶盏慢慢地道:“犬子小时候定不下心,让他安稳念个书像要他的命。老太爷和老爷都拿他没办法,毕竟只是四五岁的孩子,讲道理他也听不懂啊。还是我拿着大板子跟在他后头抽,抽一顿不老实就抽两顿,打了小半年,他知道怕了,自然就乖了。后头他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日,起初是为了逃过我一顿打,装出来在读书的样子,后头养成了习惯,装着装着自然就真的把书看进去了……”

姜桃听明白了,卫夫人这是在借着她教训小时候的儿子的事,在提醒黄氏——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不妨用强力。秦子玉虽然是少年了,但他到底还不定性,没有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只要用强力把他硬拗成好人的样子,让他习惯了好人的行事方法。就像卫夫人家的儿子一般,装着读书后头自己习惯了,真把书读进去了,秦子玉装习惯了,也能换一种行事风格。

如果一个坏人装了一辈子的好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谁又能说他是坏人呢?

姜桃觉得卫夫人这番话还挺有深意的,不过她一时间还想不到应该用什么样的强力去改变秦子玉,便只是点头附和道:“卫夫人说的有道理。”

连她都这么说了,黄氏立刻站起来说“我明白了!”。

姜桃还纳闷着黄氏怎么忽然脑子这么灵活了,还没来得及问,就看黄氏气势汹汹地离开了。

她隐隐约约地觉得,黄氏理解的好像和卫夫人说的不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