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这银钱虽然不多,但是支持姜杨去赴考还是够的。

若是恩科开的再晚一些,姜桃觉得银钱还够全家人陪着他一道去考的。

说起来她一直是很想去外头走走看看的,若是能攒够银钱,到时候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去州府玩几天也挺好。

“好了,银钱的事对我来说真不算难。”至多到时候要是真的不够,她就厚着脸皮去和苏如是借一点,往后做活计慢慢还就是了。

姜桃见他还蹙着眉,又笑道:“别愁眉不展的,这是好事啊。你该想的是如何备考,考个好成绩出来。可别让我空欢喜一场。”

提到这个,姜杨面上的犹豫之色淡了,微微扬了扬下巴,道:“这是自然。”

简单地说了几句,姜杨就回自己屋了。

之前他一直是和小姜霖一个屋,现在要开始准备科举了,姜桃就跟过去收拾了小姜霖的东西,让他去和萧世南一起睡。

之后姜杨屋里的灯一直到半夜才吹,那会子其他人都已经睡下了。

姜桃还是第二天听起夜的小姜霖说了,才知道姜杨熬的这样晚。

她有心想劝他注意身体,但又想到姜杨现下也大了,并不用把他当孩子似的操心,而且这考试前哪有不熬夜的?她以前看新闻,听说有些人自打上高中,每天的睡眠的时间就不会超过六小时,等到了高三,睡眠时间更是被压缩到四五个小时。

都是这么过来的。科举比高考更残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用来形容科举更合适。

她在古代算个半文盲,并不能帮到姜杨什么,只能想办法给他补补。

之前楚鹤荣那样顿顿给他吃人参燕窝什么的,自然是现在的她负担不起的。而且那也补过头了。

但是炖汤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于是姜桃就另外给了孟婆婆她们一份银钱,让他们买菜的时候另外买一些炖汤的材料。接下来的日子,茶壶巷里每天都能闻到各种补汤的香味。

萧世南和小姜霖也跟着一道喝,虽然喝的没有姜杨多,但两个人的下巴都圆了一圈。

姜桃也并不打扰姜杨念书,买了些话本子在屋里看,看到实在困得不成了,就去灶上热一热汤给姜杨送过去,看着他喝过了,她再叮嘱几句早些休息,就能安心入睡了。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顺当平淡地过了,没想到后头的某个深夜里出了一件大事!

…………

那时候大雨已经下了整整半个月了,因为卫常谦的提醒,姜桃早早地在家里备好了一屋子的米面粮食,就怕真像他说的那样犯灾,到时候粮食可就不好买了。

而且虽然花了不少银钱,但是家里人口多,一屋子的米面也只够吃小几个月,就算没有发生灾情,自家也能消化完。

那天晚上一家子用过夕食,姜桃又拿起了话本子,雪团儿却一改慵懒的常态,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它如今已经越发大了,牙齿尖锐,爪子厚实,用后腿直立起来的时候比人还高,很有几分老虎的威势,不过好在王氏和李氏她们日日过来,看着雪团儿一点长大的,也不怕它,所以雪团儿就还是待在家里。

不过威势是有了,但它自小被姜桃养大的,在她面前还是像小猫一样乖顺。

平常这会儿它刚吃完一顿肉,都是趴在姜桃的脚边眯着眼假寐,懒得动弹的。

姜桃起先是以为它哪里不舒服,但是用手摸了它的肚皮,再以手为梳给她捋捋毛,听到他响亮的呼噜声,并没有发现它哪里不对劲。

但是被顺毛之后,雪团儿还是不肯睡下,反而显得越发焦躁,不只是在屋里打圈,还去扒拉屋里的门栓,想往外跑。

姜桃这才警觉起来——都说动物在灾难之前格外敏感,会提前给人发出预警。

“是不是不能待在屋里?”姜桃试着和雪团儿沟通。

但雪团儿到底不会说话,等姜桃打开了屋门,它就咬着她的裙摆,想把她往外头拖。

姜桃立刻喊了弟弟们起来,姜杨还没睡,萧世南和小姜霖已经睡熟了,被她喊着才穿衣服起来。

几人初时还纳闷,听到姜桃说雪团儿的反常才重视起来——

都是一起看着雪团儿长大的,小家伙聪明得都快成精了。平白无故的断然不会这样。

几人各自回屋收拾出了一些随身要带的东西,姜桃把银钱全塞进包袱里,一人还提了一袋米面。而后又去拍隔壁两家的门,让王氏和李氏也警醒些。

王氏二话不说也跟着姜桃动了起来,把她男人和儿子喊了起来。

王氏的男人做了一天工,累的眼皮都睁不开,不满地嘟囔道:“这大半夜的能有什么事儿啊?隔壁的姜小娘子是不是睡糊涂了?”

王氏一边收拾包裹,一边说你少废话,“我师父做事素来有分寸的,听她的准没错!再说就算没事儿,咱们也不过少睡一会儿,又不会掉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