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诸侯(第2/3页)

究其原因?

他不是党人,更不是世族子弟,而是起于凉州。

董卓想到这里,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

那笑声里,包含着无与伦比的愤怒。

“主公,息怒!”

“息怒息怒……王八羔子已经打到了我的家门口,尔等还要我息怒?是不是等那些家伙砍下我的脑袋,你们才会说些别的?”

董卓说话间,呼的站起来,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

“一直以来,我怀着报效朝廷,中兴汉室的梦想。

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可那些人却不愿意看我成功。为什么?为什么?我已经在努力的做了!我扶立新帝,我减免赋税,我发行大钱,我安抚百姓,我礼贤下士。

可为什么到头来,他们还是不愿意接受我!

我来告诉你们,因为我来自凉州,因为我乃寒门子弟,因为我读书少,因为我粗鄙,因为我为了前程讨好十常侍,因为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他们便反对我。”

董卓挥舞拳头,如同愤怒的雄狮。

大堂上,众人噤若寒蝉。

“可是,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几乎推翻了暴秦。

他们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高祖皇帝,不过沛县亭长,却斩蛇起兵,推翻暴秦,击败项籍,建立我大汉四百年江山。他们都可以做大事,何以我却不能做呢?”

就因为陈胜吴广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旦坐的江山,岂能容忍你在崛起?

这道理,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可是却无法说出口来。

董卓咆哮了一阵,终于冷静下来。

他复又坐下来,目光扫视众人,露出了肃穆表情。

“好了,现在他们要来了,诸君有何妙计?”

“丞相,渤海袁本初,汝南袁公路,皆受丞相所重,待如上宾。

当初袁本初对丞相拔剑相向,后逃往冀州。丞相不计前嫌,反而委以渤海太守之职。袁公路本无功劳,但丞相念及袁家名望,与他后将军之职。丞相代袁家不薄,可是袁本初与袁公路为一己之私,起兵造反,更不顾长者安危,实乃小人之行。

固,儒恳请丞相,斩杀袁隗满门,以震慑宵小。

而后尽起兵马,坚守荥阳、成皋,与之决战……反贼远道而来,必难持久。而我等有雄关之险,可拒敌于外。只要拖得一些时日,想那反贼也就无力继续闹将下去。

到那时候,丞相可以加以分化,而后各个击破。

如此一来,则洛阳无虞,大汉江山无虞。”

见没有人说话,李儒便挺身而出。

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可靠!毕竟是女婿,才会为我尽心尽力……

董卓的目光,旋即柔和许多,赞赏的看了李儒一眼。

不过,未等李儒说完,又有一人站出来,大声道:“丞相,李中郎之计,某以为不妥。”

“德瑜此话怎讲?”

说话的人,名叫伍琼,汝南人氏。

董卓对他颇为敬重,并委以城门校尉之职。

伍琼大声道:“袁本初四世三公,德行甚隆,有‘八俊’美名。

他虽响应,怕也是受人蛊惑,心忧庙堂。丞相虽一心为大汉江山,但毕竟久居凉州,世人并不知晓丞相的志向。本初、公路,乃至于各路诸侯,皆乃高士,对朝廷忠心耿耿。丞相既然是为大汉谋,何不与之坦承相交,令其知晓丞相的志向。

若强行用兵,兵锋一起,则生灵涂炭,岂不会令丞相名望受损?”

“那依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应该开放城关,让他们屯兵洛阳城外,与之杯酒交欢?”

“如此,方可显现丞相胸怀坦荡,问心无愧!”

“我无愧你个王八羔子。”

董卓气得破口大骂,指着伍琼道:“想当初,袁绍逃离洛阳,我本意将之诛杀。

就是你,劝我什么‘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是你,说什么‘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及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而起之,则山东非我所有,不如赦之’……

我正是听了你的劝谏,才赦免了袁绍,更与他渤海太守之职。

可袁绍何曾有过只言片语的感激之词?

而今,他更兴兵作乱,你还要我放他们到洛阳城下?是不是等他们到了城下之后,你再与之里应外合,到时候我这头颅,便成了你们建功立业,成就美名的功绩?”

董卓怒火中烧!

事实上,在进入洛阳之后,他对党人一直都很尊敬。

周毖也好,伍琼也罢,只要他们说出来的事情,董卓绝不会有半点的推辞,一并答应下来。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能量巨大,且有真才实学。

他想要借用党人的力量,稳定住局势,并且依靠他们,来治理天下……